《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项目目标主要是分析2016-2017年(含2016年全年和2017年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各行业领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和商业模式案例。同时,也在报告中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由于本报告是文化产业的年度发展报告,因此不仅要
《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案例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案例,对国内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业绩突出的22家文化文物单位,分为基本情况、代表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经验做法予以具体介绍。第二部分是国外案例,选取国外4家不同主题和特色的代表性文化文物机构,介绍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思路、做法和代表性产品,作为他山之石为国内
本书探讨了文创产业与产品的媒介呈现。第一章介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作用;第二章、第三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及传播路径;第四章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和媒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第五章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困境、对策及趋势;第六章至第十章详细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与产品在不同的媒介环境
《当代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分上、下两编,共十八章。选择当前富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文学或文化热点问题,如“断裂”事件、重排大师、新概念作文、国学热与于丹现象、《沙家浜》与红色经典改编、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上海宝贝》与“另类文学”、网络文学的现状与问题、新移民文学的境遇与发展、“金王之争”“二余之争”“韩白之争”、《国画》与
本书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根据改革开放史的主流分期,分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拨乱反正(1976-198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1982-199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1992-200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2002-2012)、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启航(2012-2017)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追寻我们记忆中那些熟悉却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本册为职业传承,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深深停留过的职业,心心念念想从事的行当。书中分为五部分:远去的邮递员、修补时光的人、美丽绣娘、归来兮鲁班、说唱这一行,邮递员、钟表匠、绣娘、木匠和说书人,曾经生活中平凡普通的职业,今天已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本册为戏曲乡音,共分为五章:孤独乾旦、诗意昆曲、寂寞二人台、快乐彩调、风光花鼓戏,讲述了五种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其中京剧和昆曲已经是我国的代表戏剧,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介绍了这些地方戏曲的由来、发展和当下的传承情况,地方戏曲体现了浓厚的民间特色,具有地方代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本册为文物百代,共分为六章:青墙白瓦徽州梦、古镇新城难相宜、墓冢流枫百世梦、长虹飞渡今何在、书画无声怎言志、博物大梦路蹒跚,讲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文物的历史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如徽派建筑、有中华特色的石拱桥不仅在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还具有典型的中式美学意义。中国书画和瓷器更
本书为丛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中的一本,本册为地名故事,共分为五章:作别闸北、讲古双门底、长念琅琊、曾经有个开封县、等你回襄阳,讲述了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众多的地名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凝聚在地名故事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传达给读者。本书通过五个动人的地名故事讲述了相关地区的历史变迁、人文习俗,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