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年鉴(2019)》设置八个栏目:专载、地震与地震灾害、防震减灾、科技进展与成果推广、机构人事教育、合作与交流、计划·财务·纪检监察审计·党建、附录。内容包括国务院和中国地震局及省级机关印发的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法规和文件;中国及全球一年来地震活动的综述及国内各地地震活动性及破坏性地震震害的宏观考察;中国地震
《中国地震年鉴(2015)》设置八个栏目:专载、地震与地震灾害、防震减灾、科技进展与成果推广、机构人事教育、合作与交流、计划·财务·纪检监察审计·党建、附录。内容包括国务院和中国地震局及省级机关印发的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法规和文件;中国及全球一年来地震活动的综述及国内各地地震活动性及破坏性地震震害的宏观考察;中国地震
陈运泰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为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开创并发展了中国震源物理过程的研究工作,积极倡导和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增进了对地震破裂过程时空复杂性的认识.半个多世纪以来,陈运泰院士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本书选录了陈运泰院士自1971年至今所发表的60篇论文,内容涉
绘本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一场地震的发生。在课堂上,地震突然发生,一时间整个世界都在摇摇晃晃,关键时刻,小男孩想起爸爸教过他的地震自救方法,他躲在墙角的桌子下面,躲过了危险,可还是被埋在了废墟里。小男孩谨记爸爸的话,在黑暗中耐心等待救援。终于,废墟被掀开,一束光照了进来,透过光亮,小男孩见到了爸爸,还有很多解放军叔
本书以阿尔山地质公园内的温泉群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阿尔山温泉园区冷热泉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阐明阿尔山泉群水热系统成因规律及行程演化模式并建立水-热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热场分布规律,提出冷热泉群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从这个角度来说,对阿尔山泉群补给来源、径流特征及混合机制的定性和定量化分析,
地球自身的历史复杂而漫长:全球冰期多次出现,陆地也经历了碰撞和分离,彗星和小行星曾经灾难性地撞击地表,猛犸象和恐龙繁盛又灭绝,最终才有人类的诞生。人类对地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这一历史变幻莫测,人们如何发现地球的复杂过往,又如何收集并解释相关证据,是哪些人在不遗余力地重新构建地球史的档案?萨顿奖章得主马丁&middo
本书重点阐述地球物理约束反演问题,并结合地球物理领域中的部分正反演问题的应用展开探讨。由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种类繁多,作者的研究领域有限,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电法勘探上。考虑到反演理论的通用性,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数据反演也可以参考本书中的应用案例。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概要介绍了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
本书以面向公众的地震灾害信息采集与服务为主线,介绍了地震灾害信息特点以及多源信息、公众在地震灾害采集和分析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地震灾害信息挖掘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围绕公众参与式的地震灾害信息分析需求,阐述了PPGIS、基于网络众包的信息收集、大数据分析、公众参与式的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介绍了基于遥感监测和台站的地
本书是关于“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专著,专业性较强,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全书共4章,内容包括地震预警相关基本知识、地震预警震级的确定、断层破裂主方向和破裂方式的快速确定、地震动场的实时估计等。本书针对地震预警系统中大震地震动场的确定,系统地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分析和研究。为了突出与实
本书记述了郭增建等地震科学的开拓者,于1958年在甘肃、宁夏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1739年贺兰山大地震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及成果。全稿主要由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958年地震预报科学考察纪实,第二部分——考察报告,第三部分——1958年前郭增建对地震预报研究的档案手稿,第四部分——存档的海原大地震珍稀照片,第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