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文化移转时可能发生的诸多现象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动力,本书以“异国事物的转译”为题进行探讨,且另辟蹊径将考察重心由文化的复制与移植,移至其间“看似相同、实则有异”的暧昧转变,希望借由近代中国的案例,探索不同文化互动时的若干原则。全书主要以当时鼎盛的大英帝国与力图振作的中国为载体,以中西往来频繁的上海为地理空间,借检
本书为一本综合性学术研究论丛,收集关于澳大利亚文学、文化、语言、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为从事澳大利亚问题研究的学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
本书是作者在印度参加各类活动和在各地游历的现场观察与过程记录,差不多是田野笔记与对话录的综合。本书虽然以“对话印度”为名,但本意是与印度社会对话,或者说是发生在印度的对话。它是作者与印度学者和学生对话的结晶,也是学术交流的结晶。
俄罗斯千年文化充分汲取了基督教思想。在本书中,利哈乔夫强调了俄罗斯文化的欧洲特点,与此同时,也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俄罗斯人对精神的追求和探索之中,也体现于俄罗斯审美标准和俄罗斯东正教的宗教体验之中。这种敬慕大地及崇拜大自然的经验,产生于罗斯受洗(接受基督教)前后的生活实践,这种经验是当代哲学和生态伦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被广泛关注的民权和民生问题,本书采用经济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起点,确立研究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要旨与意义,之后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出发,建立一般分析框架,类别不同的公共文化产品及其供给方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涉及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农村生产
本书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大研究课题成果之一,作为年度系列报告已连续出版多年。全书的编写体例完善,由总论、地区篇、行业片、企业篇、政策篇和数据篇等六个部分构成,通过详实的数据资料和规范的经济分析,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比较全面地分析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反映2018年江苏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将来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
人类总是沿着历史的河流走到今天的,一个地方的发展,在骨子里起作用的就是文化。浙江文渊悠久、文脉深广、文气充沛。建设文化浙江,把浙江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的示范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名家荟萃、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印记鲜明的文化发展先行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文化浙江十二讲》以十二讲
《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由21篇调研报告或论文组成,按内容分为总报告、创新篇、湾区篇、融合篇、疫情篇、借鉴篇、案例篇等七个部分。总报告指出,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加深、互联网文化蓬勃发展、动漫游戏优势明显、网络直播迅速扩张、电竞产业蓄势待发、工业设计持续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据课
本书以首都城市文化为核心展开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考察,结合北京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通过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维度分析首都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和实施路径。从纵向维度探究首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同时从横向维度将首都文化放在全国中心城市的语境中,在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文化城市建设两个层面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9-2020)》以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文化中心核心职能为背景,以2019年首都文化年度发展为重点,以2020年为前瞻,围绕2019年首都文化发展动态与现状等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北京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新进展和新动态、城市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保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