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年鉴2022》将2021年学校的各种信息汇编成集,力求全面地记载学校一年来的主要工作、重大事件、发展特色,全面反映学校各方面发展的成果,供学校各方面查考、借鉴、比较。《苏州大学年鉴2022》编写体例与往年基本相同,记载的内容主要是2021年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主要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本书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列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前提,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价值,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演进,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思考;最后,讨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本书以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为主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对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冲击,及如何进行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创新。本书从背景概述、现状分析、创新思路、教学策略创新、创新实践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内容。本书阐述了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影响和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教学模式、
本书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分析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产教融合的相关概念,产教融合与就业创业教育的关联,学校产教融合路径的选择路径及改进路径,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的研究,学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实践探索。希望能在高校相关体系构建实现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产教融合
“大学之治”是“中国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新时代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形式。书稿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视角,研究中国高校治理格局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书稿共六个部分,25万字,分别对中国高校的各治理主体如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多元监督等的概念内涵、价值蕴意、构成要件、实施载体、实现路径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来实现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本书探讨了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解决的理论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等问题。除此之外,高
本书书收录的是作者于2021年和2022年通过公众号和微信群向大学生推送的文章、以及为大学生做的解答。本书围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展开,包括与大学生交流大学里一定要打牢自己的思想基础,在大学里不只是学习知识,更要懂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一定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在疫情期间,告诉学生,人的成功在于占有了多少“剩余
本书由“《指南》简介与使用说明”、“社会学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与总体策略”“社会学类课程思政的维度体系与内涵诠释”“社会学二级学科主干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以及“社会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社会学类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几个部分组成,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做到从理论到实践
本书梳理东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列举1952年至2023年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科研成果,以及各时期主要科研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等数据,记录东大科学研究的历史和成就。
本书是一本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研究方面的书籍,内容根据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紧贴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对高校学生的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从理论基础到培养实践构成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论述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然后本书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