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的发展超出精神领域而走向日常生活,生活世界表现为文化生活化和生活文化化的交织。作为后工业文明表征的文化产业大规模兴起,集中于城市,与城市更新同时展开,不同程度地重构着城市空间景观。作为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结合点,文化空间呈现新特征,引发新问题,不断更新城市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空间在扩张的同时面临多重挑战,一系列重要
本书为由四本书组成的套书,四本书的书名、著者信息及内容简介分别为:(1)《中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政策与实践(2012-2015)》,履约报告起草组/著,本报告是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即2005年公约)的缔约方与成员国,按照公约的规定,向教科文组织及《公约》大会提交
本书第一部分以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广东非遗文化)为题材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基础创意篇,让读者了解挖掘、整理、传承广东非遗文化的基础方法,介绍借用广东非遗文化题材进行基础创意作品研发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作品创作篇,让读者掌握如何借用广东非遗文化题材进行作品策划创作的思考程序,实施制作的工作方法。本书力求普及新媒体艺
本书由洛阳市委党校和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全书由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案例篇和大事记五部分组成,汇集了洛阳市委党校、洛阳市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总结了2018年洛阳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和主要成果,分析了洛阳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为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
本书试图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从中国与世界两个坐标,梳理和整合景德镇瓷器及其生产体系,古窑址、古作坊、古街巷、古建筑、古码头等遗存,以及典籍、诗词、习俗、宗祠等研究成果。并尝试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融通、解码、提升,消除误读和讹传,充分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文化脉络与发展规律,特别是挖掘瓷器背后复杂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因素。将
不同于人类学婉转铺陈的田野叙事,经济学田野工作是手捧浓缩研究设计的家户问卷与“根”百姓短促而纯净地一同做语言的“舞者”,数据是直击正题的量化的故事,结论是基于行为和理论逻辑及数学思维对故事的洗炼分离筛选。倘若使用外部数据做条分缕析统计运算,也流溢遍布着田野观察的目光和足迹。 《西北乡村金融田野调查2003-2018》
本书以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案例,对当前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精神内涵进行解析并提出塑造和培育策略;探析城市居民对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偏向、认同度、参与度,以及政府行为主体(元主体)在提升保护传承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城市文脉能力方面的文化治理策略。同时,构建名人文化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及其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路径,丰富了
这是一本成长之书。一家名为大树空间的郑州书店,五年间行走于河南各地,以大树探险家大树归乡的名义,寻找好吃的美食、好玩的美景,同时把民间的非遗物产带给城里人,由此把城市与乡村紧密地连在一起。而在近百场大树读书会上,作家与读者面对面,分享着文学的盛宴……这本书里,字里行间印满了大树空间坚定又沉着
本书收录记载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前三明市非遗的141个项目、52位传承人和全市非遗的重大活动,并配以相应图照,希翼实现提供较为全面的存史、资政的借鉴资料的作用。
《J浪潮》是具有新锐风格的日本文化系列图书,其主题围绕着关于现代日本的种种,每期将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主题(话题),以“日本人的眼光看日本”为特色,融合中日两国文化人的独到见解,从多个角度诠释真实、地道的日本。 《J浪潮》的创刊号将以现代感与历史气息结合的新宿为主题,全方位剖析了新宿,深度讲解了诞生在新宿的各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