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稿是一部文化评论结集,共138篇文章。这些文章乍看起来彼此也未必有什么关联,但浏览下来,应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报》及其文化报人三十年的足迹,辨识出中国文化三十年的大致轨迹。同时,这轨迹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文化报人的过去与现在、使命与担当、呼唤与期冀、观察与思考、欢乐与忧愁,还有不断成长着的文化自信。
本书以西藏有代表性的2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访谈对象,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田野考察而形成。全书共涉及8类22项非遗保护项目,内容涵盖西藏音乐、歌舞、绘画、手工制作、医药等多个方面,基本上呈现了西藏非遗保护名录的特征特色。作为一部口述史,本书在文字方面尽量保持了口述人的叙述风格,从中可以深切体会到他们对这些特有
《山东文化发展报告》围绕山东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对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跟踪研究、分析和预测。本书总结分析了2016年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包括对2016年山东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总体回顾和分析,以及对山东会展业、广
本书共分八章,深入探讨了深港共建全球性文化创意中心的意义和条件、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和策略思路、阶段安排和发展探索、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等。
本书为《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英文版。全书共19个部分,包括打通发展痛点,仰望人文高点、国际秩序变化与中国对外战略,“一带一路”要打造人文格局,让中国文化行走起来,“一带一路”要精准法力,“一带一路”要有标志性项目,动态系统评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感受化为经济热度背后的文化温度等。
《2017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结合文化产业领域的热点问题、重要工作内容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趋势,全书分为三篇共十五个部分,每部分着于四个方面开展写作:一是行业年度发展概况(包括发展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综述,如行业现状,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等);二是该年度发展呈现
本书运用历史学和文化学研究方法梳理越南文化流变的历史经纬。纵向看,涉及史前越南文化与古代东南亚文化的交融、越南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在历史流变中的内聚、近现代越南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的断裂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越南文化建设的方向与特点。横向看,着重论述越南语言文字、文学、宗教思想、艺术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过去、现状和前景》是在2016年11月5日里加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基础上,中国学者对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的评述文章结集。论文中不仅涵盖“16+1”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研究,还有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看法,书稿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对中国中东欧经济、贸易、政治等各
本书主要对信息时代下语言安全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共分为四章:diyi章为互联网场域内的语言传播现状,就网络使用的规模与使用群体特征以及网络语言的传播形态、社会语境、传播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二章为互联网语言舆情的热点事件分析,对传播的现状与特征、传播趋势、传播效果等进行说明;第三章为网络语言舆情传播
苏亚民著的《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支持及绩效评价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支持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税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扶持政策,指出了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税收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税收绩效评价,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