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西大学不同学科的27名研究生导师代表,相约“令德讲堂”。各位研究生导师不仅通过真实感人的小故事,娓娓道来,以情动人,凝聚起广大师生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磅礴力量;更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社会变迁、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中,以小见大,全面彰显山大人“求真至善、登崇俊良”办学传统,全方位呈现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成就和新时代山
本书分为六编及附录,内容包括筚路蓝缕(1973-1981)、风雨兼程(1982-2000)、跃上台阶(2001-2006)、跨越发展(2006-2018)、再创辉煌(2019-2023)、百花争艳等,详细记录了从1973年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开始,历经1991年钦州师专、2006年钦州学院、2018年北部湾大学成立直到20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三全育人”理论框架、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与职责、高校辅导员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育人实践与创新、高校辅导员育人理念与创新的问题与挑战、结论与展望。
本书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为背景,结合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研究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相关问题,为大学生在乡村创业就业圆梦成才提供理论指导。全书从大学生乡村创业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现状与问题、发展新趋势、教育培训体系、平台打造、激励机制、支持体系等方面,对大学生乡村创业创新进行了研究探索,构建了大学
本书是作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在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在内容上由“学习引导”、“经典导读”、“实践拓展”、“自测练习”四部分组成。本书通过设计能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领会“四个选择”的实践逻辑。全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本书内容翔实,全面、客观、多角度反映了2022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况,创新性地增加了年度优秀论著评选、列出了2022年度研究生教育学专著清单。这为全面提高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客观了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第三方视角,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持续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为国际同行了解
本书基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历史、比较与实证的视角,梳理了高等学校课程的发展变化,将高等学校课程划分为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术训练课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等几大类型。在分析这些课程类型的同时,对近年来中、美、欧盟、日本等国和地区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动向也做了相应的考察。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学生管理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将学生的各方面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控。基于此,笔者撰写了《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研究》一书,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
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希望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也从过去的“有病治病”逐渐向“无病先防”转变。摒弃伪科学,从医疗卫生的专业视角,以现代生活方式背景下健康促进、养生保健及疾病知识普及为主线,倡导大学生立足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014年,厦大思政理论课教学开始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网络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本着向课堂要质量、向网络要阵地、向实践要信仰的教学目标,以课堂专题教学为核心,以课下网络教学为前提,以课外实践教学为深化,形成了各教学环节相互联系、相互辅助、协同作用的教学模式。本书是这项改革的主要成果再现。本书探讨师资创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