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书根据对2023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年鉴根据对2023年西南低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西南低涡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西南低涡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
本书聚焦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中的核心动力机制,从基本方程组出发,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气候系统中的多种大气-海洋耦合现象。内容涉及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跨热带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要异常模态、热带与热带外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通过大量插图和通俗浅显的叙述,辅以经典文献中的
本书分为三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第1章至第5章)主要讨论了大气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第6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了必要的流体动力学背景知识,并以大气为例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第9章至第12章)主要讨论了海洋环流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自动气象站观测技术及应用》以气象观测技术为主线,结合现行国产自动气象站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从硬件组装、设备调试、设备维修维护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类型自动气象数据采集器、各类自动气象要素传感器、智能与非智能自动气象站的相关技术,以及生态自动气象站和农田小气候站等应用场景。此外,本书还系统介绍了自动气
星载微波探测仪是获取全球大气温湿廓线及地表参数的重要仪器,在气候变化研究、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等大气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以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两个微波探测仪(主要用于探测温湿廓线的微波湿温探测仪和探测温度廓线的微波温度计II型)为研究对象,对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探测仪遥感数据在大气中的反演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为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保障能力的创新性成果之一。全书正文共分六章:第1章介绍1991—2020年冬季中亚(五国)暴雪过程选取的标准及其天气气候特点;第2章按天气过程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给出了中亚地区30年冬季67场暴雪天气过程索引表,包括时间、范围、类型、强度等信息;第3章至
本书从辐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地介绍了非平衡辐射模型,非平衡辐射传输问题求解方法及其在行星大气中的应用。第1章介绍了地球大气基本热力学结构,主要红外辐射分子,以及非平衡辐射的基本概念等。第2章讨论了中高层大气条件下红外辐射涉及的大气分子能级及跃迁。第3章介绍了辐射传输的基础知识。第4章和第5章分别是局地热平衡和非平衡条件
本书以促进天气预报业务水平、了解江淮气旋天气特点、提高暴雨等灾害天气预报能力为目的,系统归纳总结了江淮气旋天气系统影响过程,从气旋路径、实况描述、环流形势、降水分布、云图特点等角度对每一次江淮气旋过程进行总结,结合预报员实际需求,全面而有侧重点的突出江淮气旋过程的天气特点。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最为明显的地区,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突发、强发、频发、重发的特点,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本书针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气候特征及其气象灾害影响特点,分析了该地区的暴雨、雪灾、干旱、冰雹、低温、大风、沙尘暴、雷电8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气象灾害灾情发生次数特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