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建设文化强国主题,在追溯其理论渊源、论述其时代要求、分析其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理论体系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文化强国的科技赋能4章,系统探讨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战略目标、理论体系、建设路径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文化强国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大问题,以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一些力
本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年度热点,以及附录四个部分。
本研究报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的系列报告之一。本系列已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出版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20182022年)》和《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本研究报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软实力、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切入,收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保护、社会动员、对外传播、素质
本书为周作人讲述民俗之美的作品,周作人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其民俗研究在中国现代民俗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贡献和影响深远而广泛。书中内容涉及神话、传说、童话、民歌、儿歌、风土志、节令诗、竹枝词、文学和社会民俗等多个领域。以人和人性为出发点
本书简要介绍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及其时代背景,以现当代国际政治的视角重新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审视,认为:文明冲突论有意将文明“静态化”,有意忽略了文明的变化和兴衰;将文明之间的差异等同于文明之间的冲突,只看到了由于文明差异导致的文明冲突,而忽略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之美。作者就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文明向新形态迈进,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我们要推动世界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态度互学互鉴,续写人类文明新辉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汇聚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
本书是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研究对象,面向全球学界的专业学术集刊,创办于2017年,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撰,集中推出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辑为第12辑,发布了2024年版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城市文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网络文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展开研究,系统盘点2024年北京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与整体态势,梳理北京文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与新动态,立足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总体框架与发展目标
本书着眼于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在传播文化,更是在创造一个数字时代与千年文化智慧交融的新格局。通过技术强化文化的情感表达、符号传递以及文化认同的构建。本书注重多学科融合,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文化传播中的复杂现象。讨论了文化与科技的交汇点,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的挑战。结合AI的崛起,展示了
本书描写了关中地区的人物及其文学成就,展示了关中文化的主体精神和文化风貌。全书结构合理,文字优美,没有普通历史地理类图书的古早乏味,文学故事内容根据年代划分,由远及近,深入浅出,犹如一部部唯美的历史长卷,缓缓向读者展开,不仅具有较强的阅读趣味,而且对于了解关中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