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背景和实际案例出发,结合媒介信息获取、媒介公信力、媒介社会治理和媒介技术等几方面的变革趋势,提出构建媒介融合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案以及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对策与路径,旨在为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贡献兼具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财经新闻传播为政府与百姓了解、评价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体系,而财经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与兴衰沉浮也印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历程。本书致力于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2018)我国财经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为我国财经新闻传播的起步阶段;19932
章林,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学史、中医文化。关于中医药话语的建构与分析,是现代中国的一道重要政治景观,传媒则是这一过程发生的重要场域。笔者以《人民日报》为语料来源,初步收集整理了1949—1979年期间共计1500余篇中医药主题新闻报道,从《人民日报》对中医药传承发展问题的传媒再现入手,分析不同时期以《
本书系资深报人多年从业智慧的结晶。作者深耕新闻采编一线二十余载,在时政报道、评论撰写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本书立足传统媒体转型关键期,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聚焦主题宣传创新、舆论监督深化、突发事件报道机制优化等核心议题,直面当前报业面临的挑战。全书重点选择报纸采编工作中最重要、最难做好的几大块内容,如主题宣传、舆论监督
《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报告(2023~2024)》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编撰,以新闻传播学与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为主题,旨在探讨新闻传播学与各种新兴学科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的交叉融合与前沿动态
《报为中用?——上海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定位与变革(1872—1912)》聚焦晚清上海的新式报刊《申报》,细致展示了它如何通过借用传统体裁、引述圣人之言以及转载京报等方式,最终成为一份中国的报纸。本书表明早期中文新报并非一种尚未“成熟”的媒体,而是在跨文化情境中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成果;亦考察了报刊在推动社会与观念变革、塑造
本书主要以新闻传播学的问题为导向,从跨学科阅读中挖掘思考传播问题的理论、视角、方法、路径和资源,通过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阅读示范,展示新闻传播学学子学人跨学科阅读的方法与路径。
讲好故事是编辑记者的核心技能,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丛书旨在分享人民日报记者采写新闻的经验技巧,通过剖析大量鲜活的案例回答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面向大众的好新闻采写指南。《新闻可以这样写》是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的第六本书,着重从体验、观察、思考、表达四方面与业界同行分享并切磋交流采编业务,对于初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认知媒介,包含《20世纪三大传媒的平民性》《传播媒介的发展之道》等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二部分为媒介批评,包含《十年来中国电视的三次革命》《中国电视开始进入分众时代》等报刊文章;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包含《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运行模式》《Web2.0对新闻、文化传播与流通产业的影响》等调查报告选编
本书主要内容由“文献内容”和“校注内容”两部分组成。文献保留其繁体字的排印形式,但从竖排改为横排。“文献内容”为谢六逸先生对于新闻的相关著述。主要由三个部分所构成:一为专著;二为散论;三为新闻教育文档。这些全部产生于民国时期的著述,又可分为非正式出版与正式出版两类。“校注内容”则是由校注者在原著述基础上的研究所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