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旱灾害风险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干旱风险评估方法、强化旱灾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干旱灾害损失,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本书以农业干旱、城市因旱缺水和生态因旱缺水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农业、城市、生态等不同承灾对象旱灾风险孕育机理;构建了面向不同承灾对象的旱灾风险动态评估技术。本书成果可作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典型洪涝灾害事件应对过程案例分析与共性做法提取、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洪涝灾害调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等上下篇章节内容。上篇聚焦于近年来我国频发的暴雨洪涝灾害,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2019年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2020年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22年6月
大范围极端干旱给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经济体系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大范围极端干旱、建立合理的应急管理机制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书介绍了协同多遥感参数与地面历史干旱记录构建综合监测指数技术,构建了大范围极端干旱应急监测与影响快速评估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大范围极端干旱监测的典型应用案例,旨在为政府决策者、
本书描写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环境危机已经导致并将继续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作者认为,这种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移民(气候移民)是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可避免的后果,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地球整体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并深刻剖析了这些变化将如何成为驱动全球人口迁移的关键因素,预示
本书对山西省不同定位系统获得的闪电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对其探测效率和精度进行了评估,详细阐述了雷暴日、雷电流、时空分布等闪电活动特征,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雷暴天气产生的环境场参数特征,探索了雷暴天气预警的应用研究;利用雷电灾害数据对各行业的雷灾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同时给出了煤矿、石化等防雷重点行
本书以探索水旱灾害智慧防御技术的基本原理、建设和应用为主线,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国际、国内水旱灾害防御技术的研究及其大量的实际案例的剖析,为建立健全旱灾害智慧防御技术的理论体系、明确水旱灾害智慧防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框架和应用思路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水旱灾害智慧防御技术的在处置中小洪水、较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洪调
《水下巴黎》电影般重现了1910年巴黎大洪水。大量历史数据转化为充满冲击力的历史细节,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巴黎市民和政府如何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本书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观测数据对CMIP6中多个气候模式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进行评估和优选,进而耦合VIC水文模型模拟干旱评估需要的水循环要素,构建多变量综合干早指数MSDI_CO2并评估其适用性;基于干旱事件三维识别技术,实时追踪干旱迁移轨迹,揭示黄河流域未来综合干旱时空连续演变趋势,提高干旱预测水平;基于最优边缘
地表太阳辐射是地球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驱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高精度的辐射数据是陆面和大气模型模拟的重要输入参数。本书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机模型,获取静止气象卫星影像中的云空间分布模式,建立了瞬时地表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并构建了同步获取地表总辐射和地表散射辐射的迁移应用方案;在此基础上,生产了20
本书为2021年班克罗夫特奖获奖作品。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在新奥尔良登陆,但诱发这场灾难的因素存在于整个20世纪。1915年该市经受住了一场大飓风后,其下水系统和水务委员会相信开发商可以安全地在密西西比河附近的高地建造房屋。因此,新奥尔良在低地成长起来,并依靠大量的政府补贴保持干燥。但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