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29产品规范专门面向富余水深管理数据的生产与应用,其基本框架已经成型,主要包括数据内容和结构、坐标系、封装格式、图示表达和元数据等相关内容,可满足测试应用需求。富余水深是船舶吃水深度、水深、潮汐和其他气象条件的综合运用,可用于表达通过特定海域的安全吃水深度,或是指定吃水深度的船舶航行窗口。S-129产品规范具有如
本书内容包含:耕海守岛,南海建市三沙人;渔船犁浪,风帆千里耕“祖海”;珊瑚砗磲,“海洋热带雨林”更斑斓;浪花礁石,碧波万顷有灯塔。
本书内容讲述:纵观近代历史,冒险家、科学家和军事人员为了冒险进入海洋,必须克服寒冷、缺乏光线和极端压力的限制,进行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壮举。他们的动机非常多样:战争、寻宝、开发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希望推动年轻的海洋学学科发展、气候研究,或者有时只是为了挑战。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与太空竞赛一样,深海探索基本上
本书是2019年在广东中山市举办的“大航海时代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收入国内外与会学者论文43篇,内容聚焦大航海时代中国南海-珠江口湾区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的海洋生态、海洋贸易、海洋网络、海上人群、航海生活、滨海社会、海洋信仰等国内外学界关注的前沿领域和热门话题,对当下海洋史学研究
本书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并全面表现黄海西岸人民在当今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辉煌成果。作者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筛选、斟酌,才从海量材料中提炼出要表现的内容。
海洋文化对明清小说产生了广泛而多元的影响,既影响其题材选择,又影响其叙事模式、风格、艺术表现等。浩渺的海洋在小说中展现出海天无际、怀珍藏宝、涵容万族、真幻交织的艺术世界。对该论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和研究明清小说,另一方面也可为中国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一种视角。
从清晨到日暮,从波光粼粼的海面到幽深黑暗的海底,从耳熟能详的海龟、海豹,到神秘莫测的发光生物。翻开书页,追随毒蛇鱼、口袋鲨和绿色轰炸机蠕虫……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海洋寻光之旅吧!
深渊,又称海斗深渊或超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m的海沟和断裂带区域。受探测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目前对深渊区域的了解十分有限,它代表了海洋科学中最后的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深渊科学专业书籍,在介绍深渊基础知识的同时,阐述了深渊背景下奇特的地质、环境和生命现象,以及发生的过程及机制。
本书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的智库报告,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本报告集中反映近五年(2016-2020)我国海洋文化学界、政界、企业及社会各界在海洋文化理论、海洋文化遗产、海洋文化史、海洋文化教育及人才培养、海洋民俗文化、中外海洋文学艺术、海洋文旅产业、海洋考古等领域的研究及发展。全书分为总论
海洋政治所涉领域宽、范围广、意涵深,需要运用综合性知识和交叉性学科的分析工具和动态方法,才能窥见其真谛。在高度重视海洋的空间和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今社会,因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文化和历史各异,以及理据的差异等原因,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海洋问题,这种情况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994年)后更为突出,海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