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定向技术(第2版)》是以作者多年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卫星载波相位测量定向定姿技术的基本理论、工程实现与应用。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概述篇阐述了卫星定向技术发展概况以及典型应用背景;原理与技术篇全面论述了卫星载波相位定姿基本原理、误差模型、载波相位模糊度确定关键技术,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详细介
本书共六章。分别讲述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概况;GNSS定位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GNSS测量的基本原理;GNSS测量的误差来源与影响;GNS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等。
本书搜集整理了刘经南院士发表的代表性论文68篇。其中学术类论文内容涵盖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软件开发等,综述类论文内容涵盖大地测量进展与趋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进展与趋势、位置服务的研究与应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2011-2012)》的起草规则依据GB/T1.1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H\\T2011-2012)》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基础
《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培训教程》既适合于具有测绘专业背景的测量人员使用,使其能尽快了解和掌握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的特殊性,更好地为无居民海岛使用管理服务。也适合于没有测绘专业背景和经验的技术人员阅读,使其能够快速掌握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的基本技能,规范地进行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工作。
《高新科技译丛:GPS接收机硬件实现方法》是采用尽可能少的数学公式总结了一些基本的原理,详细描述了构建一个精度在300m内的GPS接收机所必需遵循的设计规范和电路结构。书中专门安排章节讲述了GPS信号结构与数据流、接收机细节(使用混合设计作为范例),以及一些更为先进的接收机和相关主题。包括时间与频率测量等。随后讨论了Z
3S技术基础的内容主要涉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中的基本数学模型及其原理以及三者集成的框架。《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3S技术基础》的特点是:以空间数据管理为目的,注重基本概念、数据特性和数学模型、工作原理的阐述。全书共分为8章,包括概论、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技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卫星定
《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GNSS测量技术(规范版)》共6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GNSS技术的概况以及全球四大导航定位系统;第2章介绍了GNSS测量的基础知识;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GNS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和GNSS测量数据处理;第5章介绍了常规RTK和网络RTK技术的应用;第6章介绍了GNSS测量技术在控制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海洋测绘(第2版)》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重点,力求概念准确,理论结合实际。内容包括海洋测绘发展历史、海洋测绘基本知识、海洋定位数学模型和各种测量定位技术、海洋水深测量方法以及海洋地形测量、港口工程测量和水下工程测量等典型的海洋工程
对地观测传感网信息服务的模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