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对相关文献成果的海量梳理,结合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园建设的现实需要,以不同类型风险要素作为研究的核心对象,以产业集聚、创意产业经济学、风险管理等理论为指导,以"文化产业园风险管理体系"为逻辑架构展开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归纳出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力求该成果能够使其应用者在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的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结构、乡村文化的内容与形态、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目标、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与保障措施、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管理、乡村文化建设的政府职责与政策保障。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主要是分析2017-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各行业领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和商业模式案例。同时,也在报告中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由于本报告是文化产业的年度发展报告,因此不仅要在报告中体现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年度盘点的特色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既是发展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需求。“女儿会”是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女儿会”文化的现代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慢慢走上产业化道路的过程。本研究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女儿会”的产业转化过程进行整体性观照,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互动提升到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创意产业是其中*为集中的体现。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在于内容、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本书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析;解析了数字创意产业价值链所特有的四大效应,深刻分析了中国重构数字创意产业全
《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8~2019)》遴选了30个在各门类具有引领意义的文化品牌。这些入选的年度文化品牌是依据经济体量、年度业绩、业界声誉、社会影响、品牌价值的总原则,经传媒举荐、团队调研、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公示反馈等环节遴选出来的。《中国文化品牌发展报告(2019)》通过对中国文化品牌的入选推荐,旨在培养民
本书基于研究团队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多年的跟踪研究,结合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技术演进脉络与外部需求迭代脉络以及政策引导规范的方向特征,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内涵、内容类别、产业发展内在逻辑等进行系统深入剖析,对影响数字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变量因素发展态势及其交互影响进行研判,并结合本领域典范、标杆企业的战略规划、
报告的正文共计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政策研究”篇,录入了“文化产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安全视角下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与中国文化产业地缘战略研究”、“国家创新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基于政府公开数据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带布局研究”,以突出体现我们编写这部报告的主要目的之一,期望通过高端人才的思想和观点,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本书包括文学档案、“大文学”视野、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著述·综述等栏目,收录《何其芳与祝世德交往初考》《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书写的时空机制》《闻一多与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等文章。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相关行业产值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正处于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的黄金发展阶段。数字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本书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