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了伊犁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基底属性、盆地晚古生代—中生代演化、南天山西缘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赋铀岩系沉积环境和物源,以及铀富集成矿条件和规律。本书通过系统的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研究等,以沉积盆地为单元,深入探讨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沉积环境和成矿条件,以期为理解大规模砂岩型铀矿富集规律研究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适应气象业务新发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共分4章:第1章概述了2022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并绘制了2022年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冰雹、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布图;第2章按天气过程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给出了2022年90场天气过程索引表,包括时间、类型、强度及有无灾情等信息;第3章对20
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质量则是观测的生命线。本书以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提升为主线,系统地分析评估了除卫星气象观测外的中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2021年业务运行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网、风廓线雷达观测网、探空观测网、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网、GNSS/MET观测网、雷电观测网、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和大气成分观测网共八大类气象观测,覆
《云和天象日记》是云状天象观测图像的记录图集。本书依据天气形势预报,观察天气过程中每天日出日落的云状天象和太阳形象,并使用相机捕捉天气演变过程中具有先兆性、指示性的云和天象图像,并结合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全书分别以四季的顺序,展示并简要分析了春季春雨,夏秋梅雨、台风、季风雨带进退推移,冬季寒潮冷空气影响等天气,介绍了台风
本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太空中可能的矿产资源分布,以及太空采矿的方法、技术和工艺等;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原位制造的特点、形式、途径、方法等,以及实现大规模原位制造的关键技术。第三部分,介绍了太空采矿及制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书利用山西省1980—2018年的冰雹日数、冰雹站次数、冰雹直径和冰雹持续时间及伴随的雷暴大风等历史资料及及其灾情数据、地理信息、社会经济、河网密度、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等资料,对山西省冰雹灾害进行了综合风险区划;在分项评估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关联度模型计算,建立了山西省冰雹灾害评估模型;对山西省316例冰雹个例进行
本书首先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在前辈学者积累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各专题地图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能比以往更为全面的勾勒中国古代地图的面貌和发展过程,并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进而希望能为今后中国古代地图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然后还对中国地图的近代转型问题从多个侧面进
本书结合2022年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从中国海洋强国政策与管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法治建设与权益维护、全球海洋治理与海洋生命共同体等方面展开论述,客观评价海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系统梳理国内外海洋事务发展现状。并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
"本书阐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由12章构成。第1章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和系统构成;第2章讲解了GNSS时空参考系以及卫星轨道基础;第3章讲解了GNSS卫星信号基础与现代化导航卫星信号;第4章讲解了GNSS接收机基础与接收机主要构成;第5章讲解了常用的GNSS导航定位解算理论;第6
本书首先介绍水文学的起源、发展、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随后阐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意义,以及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最后论及主要的陆地表面水体和地下水的水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