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但由于对文化“走出去”复杂性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准备欠缺,导致少数民族典籍“走出去”效果不甚理想。魏清光著的《少数民族典籍走出去战略规划研究》以系统思维作为理论框架,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将少数民族典籍“走出去”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战略机遇、环境、选题、输出路径、语种
湘西,云贵高原的东缘,湖湘通衢的边城;湘西,西部的东端,东部的西缘;湘西,中国抗战的终点,多彩民族的起点。 湘西的山孕育了人们质朴率真的性格,湘西的水诞生了发达的商业文化,湘西在近现代史的进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湘西作为云贵高原与东部地区的文化交界区域,留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团队打造的《地道风物&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辑整理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基本情况,主要按照纪念馆、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遗迹、文化研究培训机构等内容进行编排。着重介绍交流基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特色亮点和精彩故事。
“一带一路”建设为甘肃文化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甘肃文化产业从资源型向创意型发展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指标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倾斜。《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2016)》是对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年度问题追踪研究的集成,通过1个总报告、13个专题追踪研究甘肃文化领域发展的优点、缺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就甘肃
本书以1931至1945年间日本的侵华战争导致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强行接触为背景,围绕日本占领区内梅娘、柳龙光、袁犀等异文化中间人的行止与文本叙事模式,来揭示知识人在忠/奸、友/敌之间交叉穿梭而繁复多变的民族认同,质疑历来的将政治压制与抵抗模式对应并列的叙述模式;考察在没有预测到1945年是日本占领最后期限的环境中,中日
本书以“全球文明城市: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愿景”为主题,聚焦2016年乃至更长时段上海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准确把握2015年上海文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当前上海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背景,预测展望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进而指出未来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
本书是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编纂的省级文化专业年鉴,是逐年记载全省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本卷收录2014年全省艺术生产、社会文化、文物、文化市场、文化科技与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江苏文化建设提供全面、准确、系统的信息资料。本卷年鉴所收录资料共分18个部分:特载;专文;文化工作大
《打工作家--珠三角都市新移民的文化身份建构》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对城市新移民中的作家群体进行了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建构的探索性研究,揭示了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移民带来的文化现象,探讨了这种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旨在探讨中国城市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和本土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新时期广东壁画创作、从材料出发进行思考的壁画创作意识、广州美术学院壁画教学、壁画创作的二维化倾向、给壁画家应有的特权。
闽南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是闽南文化研究的重镇,特编辑出版闽南文化研究的年鉴。本辑内容包括特稿、闽南文化研究述评、学术动态、课题立项、论文索引等,比较全面地反映2014年闽南文化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