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8)》主要对2017—2018年(含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趋势前景、对策思考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是突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借此真正为国内文化企业及相关投资机构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发展定位、进行战略决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经验借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与存在的问题、国内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案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本书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为切入点,深入研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构筑了政、产、学、研、商的高端交流平台,对学术界和实业界的互动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书选取中国部分文化资源(如名人、名城、名江、名山、名街、名园等)作为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将文化资源、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及其发展优势,从而推动相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书的研究对我国自贸区发展建设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在自贸区热潮下,整理分析了有关自贸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从多角度对自贸区与开发区的区别进行辨析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如何加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化建设,在中国当代应当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化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化,才能为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本书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生态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互动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应遵循哪些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应具有哪
本书是对世纪之交中国大陆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与归因研究。它以当代流行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流行文化(特别是媒体文化、流行文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存在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传播动力分析为研究重点。其主旨是要解读与阐释影响(推动)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要素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与动力方式。流行文化
《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2017“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全部论文,是“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结晶。全书共60篇,共三个主题,分别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视野;“一带一路”艺术交流、交融与合作;文明共享共融背景下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敬畏之心,人民网邀请于蓝、单霁翔、才旦卓玛、姜昆、刘兰芳、莫言、牛犇、冯骥才、靳尚谊、李谷一、王晓棠、陈爱莲、李舸、李雪健、尚长荣、张良、翟俊杰、夏菊花、李光羲等19位当代中国*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诗意的表
本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文化意义上的呈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的有力文化支撑。为此,本书着重探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时代价值、现实功能、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其建设的探索历程、基本经验、现实问题、路径选择等。目的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