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汇集川观新闻采访的100位顶尖的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思想,他们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热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每一篇文章,都是对一位大家思想的采撷和呈现,彰显大家风采。希望思想的波涛澎湃奔涌,不仅展示“以文化人”的精神
《非遗传承研究》集刊自2016年创办,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骥才为集刊名誉主编。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为顾问。主要收录法律法规、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史料与掌故、轶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阐释、特点、价值、意义与原则,解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问题,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第二章基本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研究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保护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类遗产保护研究、
该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本书为中英文对照出版物,以简洁的文字配以相关统计图表的形式,总结了2023年我国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公报的内容涵盖全国文化和旅游机构和人员情况、艺术创作演出、公共服务体系、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旅游资源利用、产业科技、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贸易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额为179.58亿美元。本书分为总
《领略中国——中外人文交流概览》面向以来华留学人员为主的相关人文交流主体。本书以介绍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宣传中华优秀文化为主要,分为中国与中国人、历史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与世界、今日中国、生活在中国、法制中国,以及发展的中国等7个部分,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作为教辅和宣传工具。
"数字文旅"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文旅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文旅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文旅产业发展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本教材依托辽宁科技大学面向各专业、各年级大学生开设的全英文授课的《中国国情与文化概况》课(又名《对外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文化资源概述、文化资源形态、文化资源调查、文化资源价值评估、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本书以文创产品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当前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文创产品设计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创新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旨在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跨领域综合应用能力。本书内容编排合理,案例丰富,不仅能激发读者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兴趣,还能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概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