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共八章,分别为“绪论”、“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物理实验基础训练”、“力学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和“设计性物理实验
本教材以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室必修的实验项目为出发点,按照三个层次(基础、综合、设计)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归纳了多个实验项目。本教材是遵照教育部颁发的工科本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实验的特点、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测量、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基
本书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包括绪论、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包括测量,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估算及表示,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方法,MATLAB、ORIGIN软件在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六个部
本书是福建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研室和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8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等;第2章误差估算与数据处理,主要介绍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常用实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基本测量方法与仪器调节方法、常用仪器和器件、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等。
本教材介绍了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精选了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50个实验,其中基础物理实验20个,综合性物理实验10个,设计性物理实验10个,演示性物理实验10个。
本书共涉及34个大的实验项目包括基本测量、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电桥原理与使用、静电场的描绘、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电表的改装和多用表的使用、偏振光实验、各种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等。
本书对无线电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距离快速估计方法、位置解算方法进行全面深入剖析,并对无线电干涉定位技术在室内应用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介绍。结合理论分析,本书还给出了大量仿真分析和原型系统实验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省级规划教材》是遵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为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发展而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41个实验项目,主要由基础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5个部分组成
本书主要围绕技术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介绍工业界应用广泛的多领域物理建模语言Modelica,覆盖建模与仿真基本概念以及面向对象和基于组件的建模基础。本书目标如下:成为关于建模和仿真导论课程的实用教材;让先前不具备建模、仿真和面向对象背景的读者容易学习;对物理建模、面向对象建模和基于组件建模进行基本介绍;演示一些精选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