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篇:预备篇,主要包括测量不确定度与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基础篇,主要包括基础性物理实验,如力学、热学和声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进阶篇,主要包括提高性物理实验,如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篇,主要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初步、趣味物理实验。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根据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相关理工类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特色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编写而成。本书突出实验中测量物理量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在观察、测量与分析中进一步理解物理思想,
全书共分5章,第1章为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介绍测量、误差处理、不确定度评估、有效数字运算以及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章为基本测量方法及常用仪器介绍,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及常用仪器简介;第3章为基础性实验,编入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基础性实验15个;第4章为综合性实验,编入综合性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全书共计56个实验,划分为9章:第1章阐述了测量与误差的有关知识,包括不确定度及其估算;第2章介绍了常用实验仪器;第3章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第4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了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和研究设
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任务和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分为7章,共39个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等领域,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含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的顺序编排(实验要求由低到高)。第1章到第4章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实验数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借鉴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结合北京工商大学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7章,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各设为一章,以便学生在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共有45个实验,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及传感器应用性实验为主,包括:基础训练实验,由5个实验组成;综合性实验,由40个实验组成。
实验一直是推动物理学前进的重要力量,物理演示实验可直观地展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借助演示实验讲授物理课,这是绝大多数高校基础物理教学的传统。全书共76个实验项目,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方面内容,是我校展厅演示的主要部分。本书对每个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对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教师、技术人员和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是在2017年出版的《大学物理实验Ⅰ》(第3版)和《大学物理实验Ⅱ》(第3版)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适应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适应教学需要和课程体系的变化,将近几年来的新编实验项目纳入其中,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2010年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
本书专门为外国留学生、合作办学学生和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编写的物理实验教材,所选实验内容紧扣大学物理教材,介绍了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常用仪器的结构及使用,涵盖测量方法、误差理论、数据处理、力学、电学、光学等内容。全书共编入20个经典实验。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的物理实验双语教材,也可作为教师或科技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