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十节课的讲解,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新闻稿件发布前的把关人编辑的主要职责,明确编辑和记者的区别,培养良好的编校能力以更好地拟定新闻标题、提高新闻稿件质量,了解报纸的栏目和版面的基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习得高端媒介素养新闻策划,学会甄别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
本书对上海市1995年至2024年来的共计31道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高分揭秘。卷首序文《中考作文夺高分有绝招》,以丰富翔实的案例,揭示了夺取中考作文高分的关键要素,指引初三学生攻占高分作文的领地。每道中考作文题,由试题与解析写作角度佳作展评等部分组成。试题与解析,深入浅出,从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开启学生的写作
注重大学教师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大学不断满足社会需要和拓展自身空间的基本方略。本书梳理了19世纪后半期至1985年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从产生到基本成型的变化过程,分为“奠基时代”“黄金时代”和“危机时代”,并详细介绍了美国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学术自由权利保障制度、教学发展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同行评议制度
位育中学是上海地区高端民办中学,其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本书内容是民办华育中学在唐盛昌校董的初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引领下、在李英校长的因材施教视野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初中实践下各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本书的体例是以学科为单位,由核心成员撰写取得成功的经验与体会,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案例。本书立体化、全方位
本书一方面宏观梳理了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轨迹:从聚焦历史和中学历史课程两大本体认识,从回答“历史到底是什么”“中学阶段开设历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问题起手,从立足历史哲学的视角提出“历史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视野的解释”,到基于“生活即学问,学问即生活”的原则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历史课程的目的在于“不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荣维东在其博士论文《写作课程范式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旨在对我国中小学的写作课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反思和重建。书中对中西方写作课程理论进行了概述,回顾我国写作教学发展历程,提出过程写作和交际语境写作的重要性和地位,针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写作教学现状中的问题和弊端,力图整合写作课程范式,建立更好的
本书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指导用书。该书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介绍新课程标准在育人目标、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环节的历史性突破与实质性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更加接轨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聚焦我国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对进
本书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牵头编写的全国性文化馆行业蓝皮书。本书系统梳理了2021—2023年文化馆行业创新发展总体情况,分为总报告、行业观察、中国文化馆协会十年专题、实践案例、课题成果、调研报告、资料(中国文化馆发展历程)等主要篇章,各部分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我国新时代文化馆
嘉兴市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拥有诸多重要文献。本书以时间为脉络,根据重要历史节点,分为嘉郡图书馆时期(1904-1914)、嘉兴公立图书馆时期(1915-1930.4)、民众教育馆之“图书部”至“嘉兴县立图书馆”时期(1930.5-1949)、“浙江省立嘉兴图书馆”时期(1950-1953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图书馆交往合作与学术交流,以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为契机,首都图书馆将于2024年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学术论坛。《城市图书馆文化与交往》(暂定名)以该学术论坛为依托,内容主要由论坛主题报告和优秀征文组成。全书计划设六个板块: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与前景规划、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