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视听传播史
本书根据“融媒体内容制作”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以及新闻媒体相关岗位、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编写,基于专业的融媒体内容制作与管理平台—木疙瘩,详细且系统地介绍了融媒体新闻交互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信息传播与融媒体新闻、融媒体内容制作平台初识、融媒体新闻交互设计与制作基础、交互页面设计与制作
本书是吴尚之的作品精选集,主要精选其从事新闻出版行政工作、中国期刊协会工作期间撰写的文章40余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书中所选文章大多已在《中国出版》《传媒》《中国编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对出版工作的真知灼见与贡献。书中所选文章如《积极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出版业繁荣发展的
在本书中,丽莎·吉特尔曼探讨了新媒介的新奇性及其对媒介史的意义。通过早期声音录制和数字网络的案例,吉特尔曼引导读者思考:媒介如何同时作为历史研究的主题和工具?在对爱迪生的早期留声机和美国国防部的早期分布式数字网络阿帕网络的原创性个案研究之中,吉特尔曼极具洞见地指出了19世纪末(声学的与非声学的)记录的文化
本书将以武汉市2016年大暴雨事件作为背景,系统探讨网络媒体在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方面的价值,并从城市地理变化过程视角分析了洪涝灾害事件网络媒体响应机理和极端气候条件致灾耦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1)网络媒体地理灾害数据挖掘与存储管理以及系统开发;(2)基于网络媒体的洪涝灾害热点跟踪与应急管理,探讨了使用网络
本书以中国童媒产业为研究对象,站位媒介融合视角,对童媒概念、分类、属性、功能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进行分析;以在童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童书出版为研究视角,详细梳理童书出版“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历程及二者之间互鉴共生的辩证关系;从关键词、话语体系、基本原则、传播路径、国家形象构建五个方面尝试建构童媒“讲好中国故
本书围绕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及业务素养,详细阐述了新闻编辑与策划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内容主要包括编辑方针与媒介定位、新闻稿件的编辑程序、新闻标题及制作优化、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在新闻编辑与策划的实践部分,详细介绍了包括重要新闻版面编辑、新闻专刊与副刊编辑、特色类新闻版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移动媒体新闻编辑等在内
“华夏传播研究”是由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发起,是以探讨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旨趣,致力于建构有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以建构“华夏传播学”为根本目标。本书是“华夏传播研究”系列2023年的第二辑,也是整个系列的第十二辑。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的主线,突出“融合10年笃行致远”主题,从不同层面总结10年来新闻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成果,充分交流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新成绩新经验,积极引导新
《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选编·2023年卷(地方篇)》汇总了2023年度32家省级媒体的社会责任报告。各媒体分别从9个方面详细报告了履责情况,包括履行政治责任、阵地建设责任、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文化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保障权益责任、合法经营责任等方面情况等。各媒体还以多形式、多手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