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实验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与大学物理实验有关的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知识,以及力、热、光、电各类实验预备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不同层次编选了10多个个基本实验,涵盖了5类包括“力、热、声、光、电”实验;编选
《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的“高等理科物理学专业(四年制)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实验项目的选择和编写。其内容涉及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原子物理实验、磁共振技术、真空与低温技术、激光技术与近代光学、液晶显示技术以及计算物理等。共分为七个章节,22个实验项目。每个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而编写的,内容包括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基础实验、近代综合与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4部分。 为了便于学生的预习、动手操作,本书力求做到概念清晰、测量原理简洁、实验要求明确。每个实验的内容安排均为实验标题(引言)、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测量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教材》的编写参照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材编写侧重物理实验方法的掌握、仪器操作技能及测量技能的训练,注重独立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情况,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实践和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主要包含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大学物理实验预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改革的经验,而编写的一本具有新型体系的实验教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分为三章,第一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误差、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介绍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为中国药科大学校本教材,是中英文对照实验类教材。本套教材于2006—2010年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5—2016年间有部分教材启动修订工作,目前本套教材共23门。考虑到教材内容更新及往年使用情况,启动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其中18门。
本书为大学物理实验,主要使用对象为应用型院校的电子通信类专业(包括本科和专科)的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科大学的物理实验教材使用。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力学、电学和光学实验,以及若干综设实验。强调实验原理,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面向非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0章绪论、第1章力学实验和第2章电磁学实验。其中,力学实验包括“长度与体积的测量”、“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单摆的研究”以及“用拉伸法测定弹性模量”4个实验,电磁学实验包括“学习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和“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4个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教程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多年来的实验室建设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成果而编写。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基础知识,以及26个涉及力、热、光、电、近代物理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