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总结和归纳了大气边界层高度的计算与模拟方法,分别就基于MODISMODO7和AIRS大气廓线数据的大气边界层高度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论证,并将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模拟结果应用到黑河流域的蒸散发量的遥感估算模型中。
城市辐射传输建模是近年来城市定量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分析了目前城市辐射能量收支研究方面的特点和不足,开展了城市太阳短波辐射传输建模与遥感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显著地提升了城市地区地表反射率与辐射收支的遥感反演能力,揭示了城区下垫面三维形态特征对太阳短波辐射收支的影响。本书在城市定量遥感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
本书以北半球积雪作为研究对象,从北半球积雪的基本特征入手,通过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常用积雪变化研究科学数据梳理、北半球积雪面积和积雪物候时空格局、北半球积雪变化的归因分析以及积雪的辐射冷却效应、积雪水文及其与夏季干旱的耦合、长时间序列积雪数据集研发等,系统地介绍气候变化背景下北半球积雪的响应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最后,
《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核心,解读了各级政府部门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总结了木里藏族自治县气象工作者多年来的相关成果,制定了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共分为10章,涵盖了木里县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木里县环境与经济
《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9版)》是基于《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版)编写的修订版。本书介绍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赤峰市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现状,结合赤峰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开展了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风险区划,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
本书以提高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对极端暴雨的认识,对“16·7”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为5章,内容包括雨情分析、天气系统及其演变、中尺度特征、多源非常规资料的应用,最后介绍了“16·7”特大暴雨概念模型。
洪灾是世界上分布区域*广、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基于遥感技术监测洪灾面积、评估灾害损失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近30年的技术发展,洪灾遥感监测及灾后传染病预测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书系统介绍了洪水淹没区识别及洪灾引起的水源性传染病爆发风险监测方法。全书以2011年泰国大城地区洪灾为例,介绍了基于遥
本书聚焦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对青藏高原雨季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归因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详细阐释了雨季起讫期、雨量异常及雨季期内极端降水等的变化特征,从大气内部变率、水汽输送和海温外强迫信号影响的角度揭示雨季来临早晚和雨季降水异常的关键因子和影响机制,为开展青藏高原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政府相关
为推进冰雹防控技术研究,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于2017-2019年在贵州中西部地区组织开展了冰雹防控外场试验,围绕冰雹云形成机理、基于多源探测数据融合技术的冰雹云短时预报预警方法、人工防雹作业效益评估技术方法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贵州冰雹防控外场试验论文汇编(2017-2019年)》汇集了期间典型冰
《遵义市气温、降水与厄尔尼诺》选取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CCI)及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联合提出的气候变化检测27种指数(ETCCDI》中的26种指数为载体,揭示遵义市极端气温、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并统计分析遵义市春、夏、秋、冬各季气温、降水两要素在两类ENSO影响下的平均异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