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分析深海极端环境探测技术研究现状,研究现阶段国内外深海极端环境传感器技术、移动观测技术、原位探测与监测技术、海底观测网技术及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典型案例,探索深海极端环境生化地质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形成一套适用于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的技术体系。
本书对2023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研究、海洋考古、海洋纪录片、涉海组织等领域。以“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正式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契机,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近年来完成了多项研究工作。国产海洋类记录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0集大型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英文缩写:IHO)于2001年,正式把开发“通用海洋测绘数据模型”(S-100)纳入工作计划,现已由IHO传输标准维护和应用开发(TSMAD)工作组开发完成,同时,也得到了来自海洋测绘、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2015年以来,S-100工作组(S100WG)进一步丰富完善了S-100内容。S-100
鼓起勇气,潜入未知的黑暗中,开启一段惊险的深海旅行!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若隐若现的神秘亮光,冒着黑烟的海底“烟囱”四周活跃的海洋生命,还有那藏在海底的数座“沙漠绿洲”……深海,或许是地球上最可怕的地方之一。这里没有光亮,没有热源,无边的黑暗中时不时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深海生物。准备好出发吧!隐秘的海底秘境,等你一一探秘
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海洋档案馆基本情况,介绍馆藏档案资料基本内容和成分,指导利用者和馆内业务人员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具书。为高效服务有关单位和人员检索利用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资源,我们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为依据,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编写了《指南》。《指南》的主体是馆藏档案介绍。由全宗名称、起止时间、全宗来源
近海海域是人类活动最密切的地方。因此,海洋灾害极大影响近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近些年来我国近海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本书结合相关具体算例,聚焦中国近海典型海洋灾害的水动力数值模拟,主要包括风暴潮、溢油、海冰、台风浪研究进展以及卫星资料同化技术。本书共5章,从各类
本书系统阐述了海洋气象能力建设的意义、现状和需求、方案设计和预期效益风险等,内容包括绪论、国际海洋气象发展状况、我国海疆天气与气候特征、我国海洋气象能力建设现状、我国海洋气象发展短板与需求分析、我国海洋气象能力建设总体设计、我国海洋气象能力建设主要任务、我国海洋气象能力建设预期效益风险分析及对策。 本书中的发展现状、
虽然中外学者对“全球治理”“全球海洋治理”单独领域的研究都比较丰富,但对它们与主权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对作为全球海洋治理核心要素之一的全球海洋治理规则与主权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有空白。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和空白,本书开展了如下研究。 本书以全球海洋治理秩序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全球海洋治理规则从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挖掘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使海洋意识教育成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引擎力、凝聚力。本书稿内容共七章,分别从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意识与媒体、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等出发,阐述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具体途径、重要意义。建设海洋事业是国家走向世界强
《海洋文明研究》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创办,旨在配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倡议,关注蓝色海洋文明,推动海洋史学术研究,刊载海洋史各相关领域学术论文的专业学术论集。本辑为第八辑,收录有关论文17篇,涉及古代海洋观念演变、古代沿海海防观念、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贸易史、海洋物质文化史等多个方面,古今贯穿、洋海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