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展示2008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的风貌,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编辑了《中国扫黄打非年鉴(2008年卷)》。本卷在2007年卷的基础上,充实了栏目内容,加大了图片、照片等刊登量,强化了内容覆盖面,在指导性和可读性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论述了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深圳培育城市文化自觉的成就和经验,并以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如何打造“文化深圳”、建设文化强市进行了深度研究。从培育城市核心价值和入文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
本书以巴蜀地方文化研究为切入点,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蜀道申遗主题研究”“四川名人研究”“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地方文化广场”等,对于地方文化建设提出诸多有益建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分专题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学习材料。
《辽宁文化发展蓝皮书系列:辽宁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紧跟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展文化的思路与目标,全面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书分为辽宁文化体制改革、辽宁文化事业发展、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辽宁文化软环境建设四部分。这种体例设置体现了当前辽宁文化发展的重心和热点。本书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旨
本书内容包括:20世纪上半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乡村建设的实践:定县模式、乡土文化改造:以戏剧改良为例、理想与现实:乡村运动乡村不动等。
文化变迁、文学文艺和历史动态三个部分。第一部:文化变迁:由现代日本年轻人劳动观考察、中日现代化进程与“孝”观念的变迁、日源新词的传入渠道及其词形特征、在日中两国间生活的人们——“海归”文化适应考察、现代日本亚文化——从秋叶原的变化看“宅文化”的流向等六篇文章组成。第二部文学文艺:由严本善治的文学理论与“女学”、子规的汉
本书为镇江市图书馆主办的“文心讲堂”的演讲录选编。“文心讲堂”是镇江市图书馆主办的公益性系列讲座,本书主要精选了2010年到2011年的精品讲座,主讲人多为文化名人、大家、社会知名人士,如于丹、阎崇年、汪国真、葛剑雄、王立群、杨健、李景源、乐嘉等。
本书分为文学的“民国机制”研究、文学史研究、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诗词研究等部分,收录了《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游移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的缺位》、《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等内容。
既然自己几十年来经常在中国文化史的广阔天地里往来,这许多文化人对于我来说多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多是我生平非常钦佩而一直在学习的好榜样,那么我就应当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尽可能地推荐其佼佼者作为人们立身治学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