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之一。文集主要精选了杜杨松二级教授已发表的25篇科技论文。其中7篇英文,18篇中文文章。内容涵盖了火成岩包体的分类与命名,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及名称,火山岩型金矿床研究,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碰撞带火山岩与成矿作用研究,岩浆岩中包体及其寄主岩研究,火山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矽卡岩型矿床研究,
本书分为岩石弹性波速与地壳低速层成因、岩石弹性波速与岩石圈组成和壳幔循环和青藏高原岩浆作用与高原演化三部分。由MeasurementsofP-wavevelocitiesinrocksofQinlingandNorthChina:itsapplicationsforthecrustallowvelocitylayers
本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中的一本。李胜荣主要从事成因与找矿矿物学教学科研工作。本书稿共收集了作者18篇中文和英文论文,主要分为金矿床成因与找矿、湘黔地区下寒武纪黑色岩系、西藏冈底斯带成岩成矿、华北克拉通破坏与成矿、生命矿物与环境五个方面,后附了作者近些年来所有发表的论文、出版的教材和专著的清单列表
本文集由20篇文章组成。其中,10篇英文,10篇中文。代表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成就。按照论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研究对象是西藏南部白垩纪有孔虫的发现、古地理意义、年代意义和对西藏特提斯演变的动态响应。第二部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东部地区白垩纪,包括白垩纪中期海洋缺氧事件的前因与后果、白垩纪黑色页岩与海水含氧量变化、
本文集由18篇论文组成。按照论文的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共3篇,为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共6篇,为油气聚集规律;第三部分共6篇,为叠合含油气盆地分析;第四部分共3篇,为立体勘探实践。
本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校70周年文丛中的一本。蔡克勤主要从事盐类矿床、非金属矿床和地质学史研究工作。本书稿共收集了蔡克勤1982年至2020年已经公开发表的20篇期刊论文,主要论文包含了矿物学、矿床学、盐类矿床学、古代制造盐术、成矿条件、找矿方向、成矿系统、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几篇是蔡克勤对地质类专业的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为层序地层与储层、大气环境化学、煤层气地质学、煤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等五部分。
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之一,本自选集收录了顾雪祥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的一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共十余篇论文了及部分专著文前页。所有论文均发表在国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是整个科研团队科研精神和学术造诣的集中体现,内容涵盖了盆地流体与成矿成藏作用、沉积地球化学与热水沉积矿床、其他类型热液矿床、专著与
本书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之一,本自选集收录了于炳松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近年来的一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共十余篇论文。所有论文均发表在国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是整个科研团队科研精神和学术造诣的集中体现,内容涵盖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成岩作用与岩浆流体、页岩油气等。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书收录了史晓颖教授及其科研团队近二十年来的一部分代表性科研成果,所有论文均发表在国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上,是整个科研团队科研精神和学术造诣的集中体现,内容包含微生物岩组构与微生物过程、环境矿物学与古海洋条件、元古宙中期海洋与生命相互作用和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早起生命与环境协同进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