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集结15位社长、总编辑谈做书的经验分享,搭建一个出版业务交流平台,营造一种热爱出版、关心出版、支持出版的浓厚氛围,推动优秀领军人才对其出版工作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总结,鼓励传经送宝、培育新人,推动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编辑与发行经验,详细阐述编辑过程中介入发行的重要性。编辑发行是图书生产链条的一个整体,应当在编辑选题策划、版面设计、成本控制、宣传推介中融入发行工作。图书主要内容为编辑的职业道德、编辑的职业素养、图书的审读、图书的设计、成本预算、资料整理、图书著作权、图书市场营销等。书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图书生产的各
本书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社重要图书的编辑出版,以及作者、编辑背后的故事。收录的主要文章有:张中行《书呆子一路》、钟叔河《哭杨坚》、杨坚《〈船山全书〉从事纪略》、唐浩明《一个编辑的追求》、丁双平《岳麓二老》、夏剑钦《古籍整理中的三次幸遇》《〈魏源全集〉编辑手记》、李润英《〈左宗棠全集〉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博物馆的学术文集,总第41辑。本书由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编。本期收文章11篇,主要的主题包括:对出版机构的整理,如伊文思图书公司、浙赣铁路局出版委员会;出版口述史,这部分此次收录了许觉民、方学武、仲秋元、王仿子四位的口述实录;书文回忆版块,收录了文艺出版社民俗随笔丛书出版的相关文章、中国近现代侦
本书分为口述史、往事寻踪、史海钩沉、书海飞鸿、湖畔散叶、文化自述、百家书话、人物写真、档案资料、走进序跋、刊史采撷、我与藏书等栏目。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认真作好出版工作”题词》《我的蔡伦研究——刘光裕先生访谈》等。
本书讲述了自1952年更名至今,机工一直承担着推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与科技知识传播的重任。70年来,在风云变幻的信息出版领域,机工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从单一的科技出版,不断向专业、教育、大众出版领域拓展,并加快推动从纸质书向“一纸三电”全媒介内容产品和文创产品的创新转型;从单一的纸刊广告,不断向品牌宣传、技术交流、推广服
书稿主要撰写了2020-2021年上海期刊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措施、奋斗的目标、上海期刊的现状以及取得的国际影响力。在往年的基础上,上海市期刊协会继续拓展、丰富研究范围,因此书稿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重要的思想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及时反映上海期刊每年的总体和分类发展情况,深入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与体系对当代国家治理的意见、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探究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根基和历史底色。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学术综述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文化传统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的论述,包括传统的意义、价值及转化的路径,这是本书进行研究的根本遵循;第三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治理体系的形成、结
《2021-202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数字蓝皮书”2021-2022年度的研究成果,延续了历年来的研究特点和内容。本书由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附录等四大部分组成。本报告采用数据实证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产业组织经济理论着力从产业主体、产业行为、产业绩效等方面对数字出版产业
本书由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组织编辑,上海大学期刊社副社长、编审刘志强主编。全书为关于中国高校学报和期刊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的汇编,也是系列丛书《学报编辑论丛》的第24集。全书刊载论文100余篇,内容包括:学报创新与发展、编辑理论与实践、编辑素质与人才培养、数字化出版、期刊工作研究5个栏目。本书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