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月庐藏印》系书画、印章收藏家罗建锋从其“锄月庐”庋藏的近万方明清印章中挑选出上千方印汇编而成。充分展现了“流派印”各个时期、不同区域、众多形式的篆刻艺术风貌,其中最早的作品为明代的1543年。书中收录了几百方未见原印、或未见钤拓流传的印人作品,更是弥补了印史的空白和缺失。书中刊载的原石、印拓图片多达6000多张,并
本书是一本包涵金银币文化介绍、赏析、市场等内容的书籍。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中国的吉祥文化是在时光的流转间沉淀下来的,令我们向往福寿、喜乐、平安,令我们向往家业兴盛、子孙繁茂、令我们向往一切幸福的事情。再不久,2023年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就要发行,本书带领读者回望既望发行的8组吉祥文化系列纪念币,探讨中国民族内涵丰富的吉祥
如果要评价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目前造假第一大案,非项元汴案莫属。项元汴的造假,优选的破坏是集中在大量第一流真迹、名迹上伪造流传鉴藏印,而这些真迹、名迹大多数都是构建今天中国艺术史、鉴藏史的基石。正是通过对艺术史、鉴藏史的篡改,项元汴将作伪的触角伸向传世普品和买入伪作的改造、无中生有的伪造,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了晚明至今
该书是“国美无疆——中国美术学院来华留学生优秀博士论文丛书”第2本,该论文从晚明进士张泰阶的伪画著录《宝绘录》及其个人诗集《北征小草》入手,深入分析高层文人张泰阶是如何成为狂热的伪画收藏者,并进一步探讨晚明时期伪画收藏潮流形成的原因。论文以张泰阶的收藏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其伪画收藏建构的标准和方法,并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晚
古典家具鉴藏全书
本书作者收藏黄花梨多年,对黄花梨文玩有较深认识,更对黄花梨文玩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国学颇有见解。本书分为雕件、素器上下两篇,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作者收藏多年的60件黄花梨藏品展现出来,除了呈现每个物件的木质特点和雕刻技艺,同时还探讨了背后的国学渊源和文学出处,将文玩与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赋予黄花梨文玩更多的乐趣和深意。
本书是当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结,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讲好中国的博物馆故事,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博物馆人类学理论作品。本书序言已经邀请到国际博物馆学界的两位著名学者撰写:洪堡大学麦夏兰教授、加州伯克利大学格雷本教授。全书共11章,有8章内容已在国内外以中英文论文的形式发表过,有良好的影响,1章为在新华
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三杰,卢浮宫让我们站在文明之巅尽览世间杰作。但敦煌的艺术杰作你能说出几件?留下这些作品的艺术家又是谁,他们在壁画上留下过自画像吗?如果达·芬奇穿越到敦煌,他会对哪个洞窟更感兴趣?面对九层楼大佛,米开朗基罗又会生发出什么样的灵感?就现在,让我们打开脑洞,在卢浮宫和敦煌的梦幻联动
本书共收录论文129篇,涉及博物馆与文化传承、藏品资源、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互联网+、文创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
本书讲述了中国博物馆学理论系发展趋势、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与管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