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体育教学方面的著作,本书基于体育与体育文化相关的内容,对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促进理论、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与理念、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与有效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发展的眼光透视了体育运动教学的体能素质训练、专项体育运动的技能教学。本书涵盖全面,在写作中始终体现以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运用为目的的原则,阐释深入,
本书分为4章,详述固原市弘文中学自1995年起,每年清明组织学生徒步108里至任山河烈士陵园,缅怀1948年为宁夏解放牺牲的364名解放军指战员的历程。通过珍贵照片与细腻文字,生动展现徒步旅程与师生心灵成长,讲述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书中展现了师生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自我超越,加深了师生情谊与团队精神,传递跨越时空的温
本书分为师生、社会、家校三章,分别以学生、老师、家长、媒体的视角记录了固原市弘文中学29年风雨无阻徒步百里壮行任山河的历程,他们用真挚的文字,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展现了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如何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附录则记录了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各种准备方案。在这条路上,学生们不仅追寻着革
李经梧(1912-1997),20世纪中国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在8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经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商人到武师的转变,却如水流随势,坦然应世,从极显到隐于北戴河,都表现得波澜不惊;他本是民间拳师,却积极协助政府推广简化太极拳,突破门户之见,把《太极
本书进行了差异化样本选择,选取金砖五国的学校体育作为样本,并从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及五个国家学校体育相关特色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以其丰富学校体育领域的学习资源,为学校体育学科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书目。本书作为高校教材,已经通过外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同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容易操作的实践训练,力求让学生掌握概念、训练内容、解决问题,最后实现以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实际就业水平的目标。本书内容共分2篇:创新篇、创业篇,包括6大模块18个主题。每个主题除了理论内容,还设计有热身活动、随堂训练、案例分享、拓展活动、思考
本书在系统分析我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就安徽理工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纲要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高校“4+1+2+X”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过程,分类总结人文、理工、经管、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重点内容和实施途径,并结合学校校史校情进行课程思政融入和教学,同时就高校体育、美育、劳动
本书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设置专题研讨、社会考察等学习板块,积极将地方资源中的可教育性因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书中以枣庄学院为例,论述了枣庄及周边地区的地方红色文化、地方历史名人、地方特色农村、地方特色山地等资源,通过社会服务、参观考察、阅读欣赏、实地
值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办学40周年、徐州矿务集团成立140周年之际,从“实业救国”,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科研兴邦”,徐矿与矿大实则代表着中国能源资源行业发展最为典型的两种路径,实践与科技、实干与创新、实业与前沿。本书从校企合作历程、大国工匠、党员模范、管理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共育等主题入手,讲述矿大校友在徐矿的成长历
本书以思政本科专业人才为研究对象,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为研究视角,主要论述了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脉络、特点及功能;通过开展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满意度调查和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特色性调查,了解和掌握了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现状。最后,针对当前思政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