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集是关于黄海站和东海站的观测数据集第十分册(总第十卷),数据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为一个年度周期浮标的数据累积成果。本图集的编写方式继续沿用了以往的形式,即选取典型站位浮标的观测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并针对每个参数全年的变化特征进行简要概括描述和分析,同时就该观测参数所记录的特殊天气现象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区域及全球的多个方面剖析了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及趋势。内容涵盖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海洋安全机制建设、中国海洋管理、涉海翻译与传播、中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等多个重要的理论和战略问题。 本书突出中国视角,注重发掘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论意义,同时聚焦海洋环境治理前沿,探讨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国
本书通过对若干特定学科或者技术方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分析,探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总结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推动海洋科学发展的方法、手段与途径,旨在为我国海洋学科及海洋高技术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借鉴。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发展贯穿于各个海洋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将声学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的渔业声学技术和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社会学年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国海洋科学2035发展战略》旨在依据海洋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瞄准当前世界科技前沿和建设海洋强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望2035年前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谋划促进海洋科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综合竞争力
海洋文化对明清小说产生了广泛而多元的影响,既影响其题材选择,又影响其叙事模式、风格、艺术表现等。浩渺的海洋在小说中展现出海天无际、怀珍藏宝、涵容万族、真幻交织的艺术世界。对该论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和研究明清小说,另一方面也可为中国海洋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一种视角。
本书钩沉黄海历史,讲述黄海故事,并全面表现黄海西岸人民在当今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辉煌成果。作者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并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筛选、斟酌,才从海量材料中提炼出要表现的内容。
本书是关于黄海站和东海站的观测数据集第九分册(总第九卷),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为一个年度周期浮标的数据累积成果。浮标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三个区域,分别是北黄海长海县附近海域,南黄海山东荣成楮岛和青岛灵山岛海域,以及东海长江口外海附近海域(见技术说明中浮标分布图)。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和区域代
本书根据水文气象专业升级培训学员《海洋调查》课程标准编写。编写组梳理了目前海洋调查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式的结构,分为8个项目,分别是水深观测,温盐观测,海流观测,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的观测,海浪观测,海冰观测,海面气象要素观测,大气波导观测。每个项目分为基础知识和相关任务。其中,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各个要素观测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古海洋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