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总结西藏自治区气候变化监测新成果,积极应对和适应区域显著增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编写了《西藏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9年)》。该公报共分四章,分别从大气圈(气温、降水、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天气现象)、冰冻圈(冰川、积雪、冻土)和陆面生态(地温、湖泊、植被、生态气候)等方面揭示了20世纪中叶以
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现象、事实、特征、过程和机制已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的前沿之一。全书共5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人类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气候变化的史实与未来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应对及其反思等。
“外面天气如何”已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气象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本书通过几位学者结合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地质学的研究充实气候学的研究理论,以科学数据分析、试验、实地观察和模型构建等方式,将自己对地球气候的复杂变化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总结,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积雪面积的演变趋势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因子。地面有无积雪直接影响表面温度,季节性积雪的面积及其变率对地表能量和水分收支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成为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以研究积雪和气候的关系。卫星提供了在大陆尺度和半球尺度监测积雪面积的能力,使得在天气尺度研究积雪与气
这部扣人心弦、深入思考的著作,在我们所了解的气候变化及其相关威胁的背景下,探讨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即便达成了《巴黎协定》,地球系统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也达不到新的平衡。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星球,地貌更加破损陈旧,生物多样性更加减少,海洋更加酸化,气候更加炎热、反复无常。更糟糕的是,技术解决不了可持续的复杂问题。不过
本书由社科院城环所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组织编写,各篇报告的作者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气候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密切跟踪国际谈判的进程,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咨询,其中多名作者连续在之前的7本气候变化绿皮书中撰稿,写作风格较为成熟。今年的绿皮书是“气候变化绿皮书”的第12本,根据国际、国
本书是一部诚意之作,从涉及气候变化的方方面面,分析和探讨了气候变化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产生的社会危机和问题;同时,介绍了人们应对这些危机和问题采取的措施,实施的计划。本书拓宽了气候问题的讨论范围,不是仅仅局限气候、环境等问题,而是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如人类追求、人类终极意义等方面来探讨气候问题。以环境问题为发端,追问人类
中国的孩子,就要读原汁原味的中国童书,翻开这套《小熊去哪儿》,带你漫游美丽中国。 欢乐的传统节日、古老的神话传说、伟大的四大发明、美丽的二十四节气,还有神奇高超的传统手工艺……快乐的小熊带你一一去体验,追溯文化根脉,寻找节日记忆,阅读有趣图画,认识传统习俗,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增强儿童的
《陕西省志·气象志(1990-2010年第二卷·自然)》除概述、图照、大事记、附录外,气候、气象灾害、气象监测、天气预报、气候业务、农业气象、气象通信与技术保障、生态监测与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气象科研与教育、气象台站、气象管理、人物等各篇专志一律用章、节、目层次。《陕西省志·气象志(1990-2010年第二卷·自然
本书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能量水分循环的研究背景、现状出发,介绍了陆气耦合数值模拟和非均匀下垫面上进行资料同化的方法。重点介绍利用各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来进行资料同化,将资料同化技术融入陆气耦合的数值模式中,充分考虑到耦合同化系统的复杂性和计算效率,对陆气耦合的同化系统进行评估和验证,揭示干旱/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水热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