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著作,涉及:信息技术与信息化,高校信息化,高校信息化项目,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评价,保障高校信息化项目成功的措施。
本书所收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43-1949年国立师范学院学生毕业论文,共计26篇,包括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育系、史地系、英文系、理化系、公训系六个基础专业的毕业论文。其中以国文系论文数量最多,11篇;其次为教育系,10篇,涉及历代文史研究要点与当时教育之现状,体现了浓重的师范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论文有不少出自
本书是一部基于现代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专著。该书从新时代德育的视角进行切入,在进行广泛调研和考查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德育理论溯源、大学生德育原则、大学生德育面临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论述。全书深入阐释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针对现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强调有意识地从
本书分析了包括目标导向、知识输入、知识输出、外部情境、内部监控在内的迁移认知过程及内在机制,从教学促进迁移的角度,提出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目的、组织、情境、心向、提取、应用六要素,构建了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要素框架。在分析慕课所具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目标、有机组织、情境认知、建立心向、激活提取和迁移应用六个方面提出
本书分为学院篇、系部篇、教师篇、校友篇、学生篇五部分,收录了80余篇反映新华学院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的回忆文章,反映了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从创立、建设到改革、发展的历程。每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结合作者的亲历,通过独特的表达,抒发了师生同窗情谊,回溯了曾经多彩的校园学习和生活,再现了宁夏大学新华学建院的艰辛跋涉和奋斗
本书编写组成员,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注重教材内涵建设,将本书立足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全面认知自我、启航职业发展、正视职业能力、善于自我管理、融入职场团队、关注身心健康、学会人际沟通、立足解决问题、注重创新思维和投身创业实践等十个方面,使拓展生涯发展教育和探索核心能力培养实现有效协同衔接,
《新工科教育年鉴(2020)》主要记载2020年新工科教育相关的大事记、政策文件、重要讲话、工作会议、新闻报道、机构与组织动态、学术动态等,是2020年全国新工科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记录。本册的基本栏目包括新工科大事记、新工科工作资讯、新工科学术动态等。作为《新工科教育年鉴》系列中的第
本书对中国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矛盾与美好愿景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析,并相应提出了一系列有创建的教育改良见解,旨在为繁荣富强的中国高等教育建设添砖加瓦,为二十一世纪初叶的高等教育存在刻画学术镜像,为后人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供真实的素材,为丰富多彩的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另一种价值参照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微观环境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高校也是为社会输送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本书根据《关于举办全国交通运输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共收录优秀案例48个,其中课程思政典型案例44个,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典型案例4个。每个优秀案例都分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案例综述、案例解析、案例反思。书中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强化了正确政治方向,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突出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