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综合研究”“教学实践”“技术赋能”三大板块,共25篇论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名师在教学一线,结合学术研究进行的教育思考。其内容如《教学学术视域下高等音乐教育范式重建》《影视编导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过程》等,是对各自学科领域教学的整体改进思索;《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运用》《多模态英语写作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本书通过文化史视野,聚焦1949—1957年中国小学教育文化的塑造,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教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本书主体部分共有七章,就整体逻辑而言,七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讨论学校制度、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第一、二、三章聚焦小学制度变化对教育文化塑造的影响;第四、五章聚焦课堂,以教
本书通过对“思政”理论知识,包括思政概念、思政内涵与思政元素等内容的梳理,分析思政教育与专业建设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思政教育融入税收学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挖掘与凝练税收学专业思政的主要目标,从专业建设的具体环节进行思政设计,包括基于专业思政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制度保障等内容,以课程为抓手,通过课程
本书从学理上阐释了高校文化育人质量是什么、如何形成、何以实现、可否评价以及评价理路,从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然性出发,回答了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备何种内在规定以及构建的依据和应遵循的原则,从高校文化育人质量的生成逻辑出发将高校文化育人质量划分为过程质量、结果质量、效益质量,并以此为
全国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精品教材”将延续我社教材的精品定位,我们立足于北京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优势,联合全国师范院校的知名专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适应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的,结构完整、内容合理、资源丰富、形式新颖的小学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体系,为提升师范院校教学质量和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供有
本书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第四轮上海市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种子校”项目研究成果。记录了傅雷小学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课标提出的新的学习样态,开展的深入学习、思考和校本实践。主要内容分为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教学案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尝试回答了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如何在新课标下有效地实践跨学科学
全书分为28套小题训练卷(每卷16题,涵盖12个填空、4个选择)+28套压轴小题训练卷(涵盖填空11,12题,选择15,16题)+8套大题训练卷(涵盖函数、导数、数列、三角、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以及函数应用题)(俗称“28+8”)。小题编排原则:(1)填空1到6题、选择13、14题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即按上海高
本书结合小学六年语文课本中课文涉及的诸多景点,由作者设计独家研学线路,详细介绍各景点地理知识及文化典故,提供专业旅行建议。同时辅以课文名师点拨、纵横拓展、包罗万象等知识版块,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凸显图书内容的文化性与专业性,鼓励读者以脚步丈量中国大好河山,游中学,学中忆,让孩子寓教于乐,增长见闻,提供高质量亲子互动,是
本书详细阐述了目标导引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自主学习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指导。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本书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微课程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对比和联系,以及高中化学微课教学的有效路径。通过
本书为作者从教3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汇编,辑选了作者认为有价值的各类文章约70余篇。图书分为八辑:第一辑,教育经纬,涉及教育史、教育与课程理论诸方面。第二辑,教学目标,涉及历史教学的目标指向与目标达成等方面。第三辑,教学内容,讨论教科书的内容研读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第四辑,教学策略,基于主体性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