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主要撰写了2020-2021年上海期刊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措施、奋斗的目标、上海期刊的现状以及取得的国际影响力。在往年的基础上,上海市期刊协会继续拓展、丰富研究范围,因此书稿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重要的思想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书的出版将会对及时反映上海期刊每年的总体和分类发展情况,深入研究
本书聚焦苏州地域出版文化,将出版的含义定义为包括印刷和抄书在内。本书立足于版本实物和历史记载,对清代苏州的坊刻文化、家刻文化、出版技艺、抄书活动等进行考察,尤其是对清代苏州书坊的经营活动、私人的抄书活动、出版技艺的变革等进行了详细的勾勒。本书分为六章,从技艺与出版、刻本与种类、书坊经营、抄书与抄本、刻工研究、出版与城市
本书从期刊的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范围、学界认同等多个角度着手,采取“一网打尽”的策略,介绍了不同国别的50个期刊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全面细致的分析了全球50个学术期刊评价群组。针对众多信息源数据或结论存在的差异或相左的问题,在分析确认和纠偏的基础上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生活的视角看《论语》——《我与论语》评介;解锁心理设限——《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评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彩色的河流》评介;花开百朵各表一枝——《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评介等。
本书是面向中国专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期刊的调查、统计报告,涵盖了目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行的专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为主的期刊刊物280余种。详尽描述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普类型期刊的发展历史,科普期刊功能,分类、覆盖面、受众人群、出版地区分布等现状及与融媒体转型发展等情况分析,还调查统计了这些科普期刊的主办单
《年鉴网课二十讲》取材于2020年12月11日第一讲开始播出的“年鉴大讲堂”,至今一共20讲。“年鉴大讲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式更加开放,受众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入,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本书将“年鉴大讲堂”20讲视频内容用文字形式保存下来形成。《年鉴网课二十讲》坚持理论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对年鉴的定义、性质、特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博物馆的学术文集,总第41辑。本书由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编。本期收文章11篇,主要的主题包括:对出版机构的整理,如伊文思图书公司、浙赣铁路局出版委员会;出版口述史,这部分此次收录了许觉民、方学武、仲秋元、王仿子四位的口述实录;书文回忆版块,收录了文艺出版社民俗随笔丛书出版的相关文章、中国近现代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浅议我国出版业的战略调整、教材教辅图书的策划与营销、论编辑部门的组织管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性思考、重庆市农家书屋“五化”建设浅谈、做叶圣陶式的编辑出版家、漫谈编辑的文化使命等。
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编辑与发行经验,详细阐述编辑过程中介入发行的重要性。编辑发行是图书生产链条的一个整体,应当在编辑选题策划、版面设计、成本控制、宣传推介中融入发行工作。图书主要内容为编辑的职业道德、编辑的职业素养、图书的审读、图书的设计、成本预算、资料整理、图书著作权、图书市场营销等。书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图书生产的各
《福建出版科学论集·第十一辑》系福建省第十五届出版理论研讨会所征集的优秀论文汇编,共74篇,分为图书编辑论文与期刊编辑论文两类。所收录论文均聚焦“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如何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展开讨论,揭示了出版人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责任,论述了当代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与方案。论文资料翔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