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GNSS的发展史讲起,涵盖了GNSS的方方面面,包括GNSS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和测距、误差和准确性、定位方法、增强系统、接收器、大地测量学等。其中特别重点介绍了GNSS在民生、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让读者极大地拓展了思维,并具体介绍了将GNSS应用到大地测量、制图等领域的方法和手段。
本书是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前策展人奥勒·约翰森(OleJohnsen)基于博物馆中珍贵的矿物藏品和他的私人藏品编写的一本介绍矿物的图鉴。全书以结晶学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开篇,共收录产自世界各地的500余种矿物(包括较多珍贵宝石及同类著作中较少提到的不常见矿物)。图鉴部分以600余幅极具代表性的矿物标本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重要的克拉通之一。鲁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其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程度在整个华北克拉通内是最薄弱的。本书通过野外调查、岩石矿物学分析、地质年代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构造解析和动力学机制分析,研究鲁西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提出了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五个阶段,即:新太古代早期科马提岩及其
流域水文模型是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和认识流域水文规律的途径和重要手段。本书提出了基于水文特征单元概念的分布式架构水循环模型理论,设计了双对象结构共享体,完全自主研发了中小尺度精细化的全流域水循环模拟系统。本书通过案例实践操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从山丘区到平原水网区的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的水循环精细模拟模型,包括山丘区水文模
本书以变化环境下三峡库区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系列气象水文多源融合数据与台站观测资料、野外样地级小流域观测试验,分析三峡库区水循环要素时空变化特征规律,阐释库区流域坡面降雨-产流-氮磷流失复杂机理,提出陆气耦合视角下的库区水循环理论,构建三峡库区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大气-陆面-水文”全耦合模型,探讨人工取用水对水
《北极地区发展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由高校智库承担完成、对于北极事务发展动态进行年度跟踪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中国海洋大学刘惠荣教授的主持下,从2015年起每年连续出版。 本卷总报告对2023年以来北极地区的权力整合与秩序重构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北极地区受俄乌冲突外溢效应的影响,地缘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拉拢北约在北极地区推进其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致敏花粉监测预报服务现状,开展了北京市致敏花粉浓度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研究,构建了致敏花粉浓度、致敏花粉物候期及花粉过敏风险预报模型,评估了不同植物对致敏花粉浓度的贡献率及开展致敏花粉服务的效果,探究了致敏花粉监测在过敏性疾病防护和治疗中的作用。另外,还介绍了主要致敏花粉自动识别方法、自动化观测设备
全书从绪论出发,概述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概念、原则、面临的形势及其重要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理论、阶段划分等。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探讨了矿床地质勘查与探采结合的相关要求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还介绍了矿产地质勘查找矿技术的种类划分、选择因素,以及矿产地质勘查经济评价与矿产
本书分为基础篇、航空篇、航天篇,共9章。本书本书侧重于讲述多种导航信源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实现多源融合下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稳定、高精度导航。书中着重介绍了不同导航信源的发展及现状、基本原理、工作特性与优缺点等;不同的多源融合导航算法及其基本原理;基于数学方法的无人机集群协同导航算法;地磁导航技术及其与传统惯性导航系统的
本书是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控制测量生产实习”的配套用书,主要内容包括:控制测量技术设计、GNSS首级控制测量、精密水准测量、RTK加密控制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实习成果检查与验收、控制测量技术总结、外业操作考试等。本书针对“大地测量学基础”、“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集中实习而编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