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为什么会突然灼热、发出红光,并且跳跃呢?灼热发光是木炭燃烧的现象。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在反应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正如煤、木炭等在空气中必须预先加热到一定温度才会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一样,木炭与硝酸钾之间的反应也是如此。因此,加热到反应开始以前,木炭并不燃烧,它只是静静地躺在硝酸钾上,毫无动静。一旦开始反应,
《基础化学》第一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的成果,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三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慕慧主编的这本《基础化学(第3版)》主要内容涵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补充了部分与医学相关的新知识。《基础化学(第3版)》包括化学反应的基
本书按照分析化学的结构体系编排,将谱学分析与材料分析技术相结合。内容包括紫外可见分析、红外光谱与拉曼分析、核磁共振分析(H谱、C谱、二极谱)、质谱分析以及综合图谱分析;衍射分析法、电子能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热分析法、综合分析案例及其研究方法。并对各种近代分析技术的仪器结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仪器操作做了详细
《定量研究基础--测量篇》编著者埃拉扎尔·J.佩达泽、丽奥拉·佩达泽·施梅尔金。我们并不是说,无论专业和理论兴趣何在,所有专业人员一定要成为测量、设计和分析上的“专家”。但我们的确主张,这些研究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它们的一个基本理解,是成为研究结果的一个精明消费者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胜任工作的研究
前言第1章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1.1概论1.2核自旋和核磁共振现象的描述1.3玻耳兹曼分布和宏观磁化强度矢量1.4旋转坐标系和宏观磁化强度矢量在旋转坐标系中的进动1.5脉冲1.6单脉冲核磁共振实验1.7正交检波和数据的输出1.8弛豫过程1.9磁屏蔽常数1.10化学位移1.11傅里叶变换超导核磁共振仪参考文献第2章核磁共振
本书主要介绍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分析天平及定量分析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滴定分析、称量分析、常用化学分离法等部分内容,共计44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并附有思考题。部分实验还附有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了典型性和综合性,注重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本书可作
本书是在2001年出版的《仪器分析》第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库仑分析、电位溶出分析与极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为便于教学,编排了适量例题、习题或思考题,部分章节还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仪器分析实验》为配合仪器分析教学而编写,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样品处理技术、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处理,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设计、研究与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
《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酸碱滴定实验、络合滴定实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实验、常用分离方法实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综合实验等9部分。《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注重了将学科的传统内容与现状、发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更进一步理解分析化学
翁德会等编著的《分析化学》的编写内容科学、先进、循序渐进和深入浅出,使全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尽量减少了与无机化学的重复。根据授课对象,对四大平衡反应的基本原理做了相应的补充调整,便于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四大滴定的基本理论。同时在整体上把握内容的深度,既适用于普通工科的教学,也适用于准备继续深造学生的学习,在编写过程中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