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照教育部《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结合编者多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所编写的教材。全书共5个章节,共27个实验,按照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三个层次课程体系构筑了本书的框架。书中收入了一些经典的实验外,还适当编入了设计性、应用性和探索性的综合实验,书末备有
本书是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版),充分考虑医药类各专业特点,在多年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编写特点是在保证物理实验学科体系不变的同时,强化用物理学的方法、技术去解决医学实践问题的实验项目,同时,适当增加了综合提高的实验内容。本书共编入33个
本书结合新高考改革对大学和高中物理与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筛选了133个演示实验项目,对其原理、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全书共六章:第1章为力学,介绍了包括相对运动在内的21个实验;第2章为热学,介绍了包括蒸汽机工作原理在内的4个实验;第3章为电磁学,介绍了包括避雷针原理在内的33个实验;第4章为机械
近代物理实验是在物理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之后,为其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重要的实验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广,多数是在近代物理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实验,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具有代表性。本课程除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
本书第一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是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修订而成的,第三、第四版是在本书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后,根据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完善。全书分五
本教材将物理实验分为基本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一、二、三级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多年的实验讲义为基础,并参考部分兄弟院校相关教材编写而成的。具有以下特点: (1)教材内容传承了传统实验项目的精华。 (2)理论联系实际,推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感,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实验项目。 (3)突出了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本书共分绪论、测量误
本书前半部分(前三章)介绍了“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力学、热学实验常用测量仪器和用具”和“电学实验常用仪器和用具”,力图为后续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半部分(第四章)分为两个单元,共25个实验题目,其中每个单元的实验都选择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题目,两个单元的题目体现了实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理学类“十三五”规划教材》是在吸取西安交通大学几十年实验教材的经验,特别是独立设课后三十多年的教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本具有新意的实用型教材。《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理学类“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体系结构新、选题内容新、取材新,重视应用,重视因材施教,便于自学。全书
本书是根据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即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人才而编写的,在编写中以物理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物理量测量为主线,以不同仪器测试设计为方法,以物理量拓展应用延伸为引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设计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本书在编写中突出了电子类院校的特色,主要介绍了数据处理和基本物理量测量,内容涉及实验方法、不确定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