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23)》系统全面梳理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问题,探索未来趋势。本书通过市场调研、舆情分析、数据分析、专家分析,审视网络视听内容、产业、受众、市场状况,全面汇总了2022年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网络音频、网络游戏等分支产业的发展特征,解析行业问题,研判
本书是“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调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汇总整合了《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年度调研报告(2022年度)》和《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季度调研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旨在通过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挖掘县级融媒体中心典型事例,深度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强用好,助推基
本书分媒介形态理论研究、媒介形态与乡村社会发展、媒介形态理论在乡村社会的运用三篇,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媒介形态理论、与时俱进的媒介形态理论等。
本书稿致力于媒介文化和新媒体文化的研究与分享,在跨学科、跨文化和跨媒介的视阈下,围绕国内外当代媒介文化的前瞻性、前沿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诸种文化现象,打造新闻传播学、影视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能够共同交流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平台。
本书收录了何道宽在媒介环境学领域的研究文章。媒介环境学(MediaEcology)这个术语由麦克卢汉创造,但他没有公开使用。1968年,尼尔·波斯曼首次公开使用这个术语。1970年,他接受麦克卢汉的建议,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的博士点。1998年9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正式成立。如今这个学会在北美迅速发展,成功进入
本书主要介绍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的内容。本书主要内容涉及新媒体文案概述、新媒体文案的创作准备、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以及不同媒体平台的文案写作,最后一章为新媒体文案的创作与传播案例,力争为读者呈现系统、完整的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演进中,媒介扮演着重要角色。正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从远古结绳记事到新时代万物互联,从口耳相传的身体媒介到人机合一的融合媒介,媒介深刻地勾连起社会生活细节,又如水和空气一般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伴随数字技术席卷全球,媒介演变为“基础设施”,数字媒介实践已深深嵌入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形态中,营造出一种
互联网加速了科学传播,让受众可以直接参与新科技的发展与讨论。然而,近年来却有许多与环境、生态和社会相关的争议性科学事件频出。本书以转基因议题为例,从科学传播中看受众如何在网络中建构科学知识网络,并从风险感知、信任、媒体使用等多维度分析影响受众接受新科技的具体因素。本书对理论进行完整梳理、审视西方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辅以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虚假信息涉及内容领域广泛,且针对不同事件虚假信息的主题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很难依据其主题对其进行详细、完善的分类,并归纳虚假信息主题分布的规律。但有诸多研究都依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对虚假信息的主题进行了讨论。有研究表示虚假信息可以被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政治类虚假信息,即内容与重大政治热点问题或知名政客相关的虚假信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