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国应用型本科电子通信系列实用规划教材: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从矢量分析与场论人手,系统介绍了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内容包括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电磁感应、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基础、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透射、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静态场分析与应用、静态场的解。每章都附有小结和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参考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引进系列8·关联电子模型中的有限尺度效应:精确结果(影印版)》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既有对我国传统物理学发展的梳理和总结,也有对正在蓬勃发展的物理学前沿的全面展示;既引进和介绍了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发展动态,也面向国际主流领域传播中国物理的优秀专著。可以说,《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力图完整
戈革翻译的《尼耳斯·玻尔集(第1卷早期著作1905-1911》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的全集的第一卷《早期著作(1905—1911)》,J·汝德·尼耳森编,主要反映玻尔的早期科学业绩,如水的表面张力的测定、金属电子论的研究。卷前有首任主编、玻尔的优秀学生L·罗森菲耳德撰写的《玻尔传略》。另有该卷编者尼耳森写
成素梅所著的《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立足于量子力学的当前发展和科学哲学的视域,围绕关于量子实在论、非实在论甚至反实在论问题的争论展开论述。基本思路是,通过对第一代量子物理学家围绕量子力学问题争论焦点的剖析、对他们所持的各种实在观的考察、对深受量子论影响的科学哲学家阐述的各种不同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观点的追溯、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近代物理实验》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教学团队10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以大纲为依据,以“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物理实验、核物理实验、磁共振实验、现代光电技术实验、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测试实验和先进材料计
本书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针对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编写。全书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专题共六部分14章组成,较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注重物理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具有理论基础较系统宽厚,经典强化而近代
《大学物理教程(第2版)(套装上下册)》在内容编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丰富翔实,兼容性较好。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振动和波、气体动理学理论和热力学基础,下册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基础、量子物理基础、现代工程技术简介等。《大学物理教程(套装上下册)(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
本书共分9章,覆盖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VerilogHDL与软件实现、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综合设计。每章中都有例题,每章后都附有本章小结和习题,以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编写简明扼
本书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相对论、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全书涵盖了基本要求的核心内容,并适当选择了部分扩展内容。在新技术物理基础选材上注重物理前沿和应用热点。
《大学物理实验》是根据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精神,并结合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的特色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7章,共51个实验项目,其中纳入了一些与生产实践或科研有密切联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实验项目(如单缝衍射在现代检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