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已降,对于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可谓多矣。但把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王道”与“霸道”,把中国“王道”文化视为一个发酵于夏商周三代,由孔子引发、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诠释和扩展,经老子道家、墨子墨家、孙子兵家、禅宗佛教等学派释微与阐发,内涵异常丰富、具有广泛包容性和东方伦理智慧的庞大思想文化体系。并与西方的“霸道”文
本书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对战略沿途亚洲国家、非洲国家和中东部分国家的社会文化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各国的地理、社会文化概况、日常交际礼仪、职场商务礼仪等,并对商务协商、商务实务等问题根据实践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证。
《文化的扩散》一书收录了史密斯的两篇文章,分别是《早期文化的迁移》和《文化扩散论》。《早期文化的迁移》是史密斯阐释扩散论的重要作品之一,从木乃伊的制作入手,通过考察木乃伊的制作技术和该习俗的地理分布,讨论了“日石”文化理论,进而阐释了文化扩散论。这篇作品出版以后,引起了学界的争论,为了回应部分批评和质疑,史密斯接着写作
文明一词,频频出现于政治演说与学术研究中,然而其起源与演变却一直有待廓清。《文化及其内涵》一书追溯了文明这一概念在18世纪的起源,在19世纪又如何演变为一种具有排他主义、殖民色彩的意识形态,并在进入20世纪后被日本、中国等国挪用,用以推广欧洲的文明标准。作者提议,今日使用文明一词应具有一种全球的意味,而那些地方性差异则
《生态文化教程/云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以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包括认识生态文化、弘扬中国生态精神文化、传承中国生态物质文化、发展生态经济、挖掘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五个项目,每个项目中设有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项目1主要介绍与生态文化密切相关的概念,学习和实践方法,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本书为海航经济研究院所著的高峰专家论坛内容,集结了知名经济学家如胡鞍钢、李稻葵,及专业领域的专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经济形势、十三五规划、丝绸之路、汉语发展的趋势等等,对于航空产业的布局影响等问题的精辟见解和主张。全书文字25万字,能够为航空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主要由五个专题组成。专题一关注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专题二对从人文学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及时回应;专题三探讨了西方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并介绍性地梳理了美国文化社会学以及艺术社会学“法国学派”的研究状况;专题四对“凝视”“第四堵墙”“画框”“极少主义”等术语和批判范式进行辨析;专题五关注反乌托邦电影、科幻电影、微电影和恐怖
本书选录了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本尼特代表性文章,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审美——塑造主体的技术;第二部分:社会历史与文本;第三部分:文化与治理;第四部分:博物馆与治理;第五部分:知识分子的职能;第六部分:基本涵盖了他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文化观点。本书为“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的一册。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启蒙运动和美好生活的源起;功利主义与美好生活的发展;权利优先于善与美好生活的成熟;权利的意识形态化与美好生活的危机;转型中国权利话语的曲折变奏等。
全球化、相互依存、贫富决裂、脆弱的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进步和倒退同时发生。我们应当相信改变世界是可能的,还是悲观地准备应对更大规模的世界危机?我们必须站得更高更远,思考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如何更新我们的行动和思想。本辑主要集中于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