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方研究院作为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桥梁、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校地方研究院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建设与运营模式,深入分析了高校、地方政府、研究院自身等主体促进地方研究院发展的探索实践,同时在借鉴国外类似机
本年鉴全面、真实地记录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和主要活动的基本情况,是学校发展概况的历史记载。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建造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外语学院等1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5个,分布于“工、管、艺、文、法”五大学科门类。本年鉴集中展现了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落实立德
本书以福建师范大学特色馆藏为基础,收录了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师范学堂、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私立福建学院、福建省立医学院、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7所院校的校史资料102种。内容涵盖学校或院系概览、校务报告、毕业纪念册、课程表、院系刊物等,是研究民国时期福建高等教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教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于2018年初启动了中山大学学生“家乡田野”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引导来自农村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时间,采用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和研究方法,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进而更加正确地认识中国社会。截至目前,“家乡田野”已经成功开展了多期,各期调研主题分别是:“村里的年轻人”“谁在种地”“乡村集市”“乡村儿童
著作以新时代大学生使命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视角作为研究基点,分为七个章节。首先进行基础研究,对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内涵本质、学理支撑、现实境遇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其次开展实证分析,在911人参与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后,正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有16000余人参与;再次进行理论建构,将调研结果贯穿于新时代大学
《时光印迹:江汉师范学院文学院校友回忆录》本书系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校友为该校120周年校庆撰写的回忆文集,全书遴选了40余位从1977年至今校友写的回忆文章,全书按照入学时间排版顺序,既包含了文学院及该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发展变迁,记录校友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与文学院的深厚情感,并介绍了校友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社
本书系统介绍了在校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与旅行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实践活动安全以及安全求助与急救常识。通过大量实际案例,结合高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科教融合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深入探讨了“湖湘工匠”创新创业培育的理念与实践,对湖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并且在国际视野下总结了创新创业工匠培养的经验与教训。本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围绕创新创业工匠培养的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从新时代科技教育融合的战略意义出发,到湖湘
本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向的书籍,主要研究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本书从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介绍入手,针对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关联以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资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与成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红色文
《湖湘文脉——湖南书院寻踪》一书,带读者从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024年两次考察湖南时到过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出发,前往湖南14个市州,寻访50多所著名书院:株洲的渌江、湘潭的碧泉、衡阳的石鼓、郴州的濂溪……介绍书院的沿革规制、讲述书院的名人故事,谈及书院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进程产生的影响,通过寻访这些书院的踪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