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文化地理环境、文化发展沿革、物质文化习俗、民间信仰、宗教文化、传统艺术、风俗习惯、节庆习俗八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形成与发展背景、文化的区域划分、文化的孕育、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发展等。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文化产业的时空集散-西安的案例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1作者:薛东前译者:开本:16开定价:89.00页数:436印次:1ISBN号:9787509770115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内容提要《文化产业的时空集散:西安的案例》在对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等学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是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一本。《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党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新阐述,并作出
本书主要为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高校通识课课程设计。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有特色的概述,特别是西方社会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经济发展、科学成就的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西方文化、社会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上市公司研究报告2011-2013》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2011~2013年国内A股市场文化及相关产业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本书在构建反映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上市公司综合发展状况的“龙文化指数”(LoongCultureIndex,LCI)基础上,分别从产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蜀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北京中轴线、大运河、茶马古道、川盐古道、武当神道、万里茶道这十条中国文化线路,以及这些线路所承载的文化遗产。这些线路对我国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书的出版是对这些文化线路遗产及其价值进行系统
本书运用政策科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文化政策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当代中国文化政策运动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特点,探索和回答现代文化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问题。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分别阐述了文化政策的主体和客体、选择、制定、执行和终止,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总政策、基本政策,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中华文化的总体风貌、中国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生活习俗、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播。
《跨文化交际教程》特点:1.多元展示中西文化习得与对比。通过“文化认知”“文化理解”及“文化辨析”等板块向学生传授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增强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从而有效减少文化误读。2.素材精选,兼顾经典与当代文化传承。选材力求从学生实际交流需求出发,既注重可读性、可思性,又兼顾文化历久弥新的传
本书从国际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国际角色定位和塑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外根源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德国担任新的国际角色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采取的文化外交策略。德国已成为欧洲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必然对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从文化外交的视角解读德国的崛起道路,有助于准确地反观中国式发展的文化内涵,拓宽中华民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