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北极地区风云变幻的一年,北极事务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作为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秉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原则,积极参与北极事务,推动构建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本书首先以总报告的形式,对2018年度北极地区事务的动态进展进行综述。在总报告之后,设“冰上丝绸之路”专题,对
《荒漠生态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系列教材》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切人点,论述荒漠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然资源保护及其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等,为客观认识荒漠地区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指导,可对荒漠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
本书是对GEF湿地项目部分技术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GEF中国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工作、取得成效,对如何将项目成果应用于湿地保护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第二章介绍了湿地保护地的评价方法和案例;第三章分享了宁夏开展湿地动态监测的经验,并对全国湿地保护体系进行了空缺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
本书介绍了一种新型生态工程和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人工湿地,以中科院水生所首创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为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将该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书中详尽介绍了IVCW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藻类、藻毒素、酞酸酯的净化效果和影响因素;IVCW中的微生物、植物、基质生物膜、水力学净化机理,并
《全景图解百科全书:河流和湖泊(思维导图启蒙典藏中文版)》介绍与河流和湖泊相关的科普知识。河流是流经河床的自然水流,普遍具有河岸。河流形成后,从高处流向低处,具有极大的落差,因此水流能够携带较大的石块。之后,水流速度会在河床沉积物上方有所减缓,蜿蜒逶迤,并对河岸产生横向的切削作用。流经河口时,河流中的砂石泥土会沉淀下来
《全景图解百科全书:山脉和森林(思维导图启蒙典藏中文版)》介绍与山脉和森林相关的科普知识。山脉是陆地上具有巨大自然海拔的地形,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层的气压和温度逐渐降低,山脉上容易形成冰川,并因海拔高而缺氧,再加上地形艰险崎岖,使其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选择。
《坡面细沟侵蚀过程量化研究》基于现代测量技术创立了坡面细沟侵蚀过程自动监测方法,基于大量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模拟试验资料,创新性提出了细沟形态定量刻画指标并诊断了细沟形态特征,量化了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构建了坡面细沟与细沟间侵蚀的坡面水蚀预报框架模型。主要内容包括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的自动监测、坡面细沟侵蚀的主导过程、坡面细沟
本书对地理学者所研究的自然提供了精辟的介绍,首次尝试把地理学者所研究自然的诸多方面,及其所采用的不同研究方法包罗于同一个分析框架之中。对学生读者而言,本书旨在引导他们思考自然并非其看上去的那样。对地理教师和研究者而言,本书融汇了迄今为止地理学三个主要部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的观点和态度,对地理学科中为
本书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9个草地和荒漠类野外台站近40年来的主要科研进展和成果,从植物生理生态响应、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人为活动干扰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关键生态学过程与变化机理,以及在应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
《华东地区丹霞地貌特征调查与研究》是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1900)华东区丹霞地貌调查研究的总结,主要是对华东地区江西龙虎山和龟峰、福建武夷山和泰宁、浙江江郎山5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和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五省其他共计45处包括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全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