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原理和方法,在理论内容的取舍与安排上,力争做到系统完整、重点突出,并注重用案例反映创新创业实践,按照逻辑顺序来阐述创新创业过程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本书博采国内外众多创新创业基础教科书之长,借鉴、参考和吸收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叙述简明,通俗易懂,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
本书主要研究语文学习理论及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重点介绍了学习的基本理论及语文学习的特殊性;梳理了中国古代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凸显我国古代教育的优势;引入信息论、发现学习、建构主义、格式塔理论、模糊理论、接受美学等西方理论,借鉴其精华指导中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将中国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学前教育评价》从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来讲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也试图反映教育评价实践操作。通过《学前教育评价》的学习,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职业培养阶段获得系统的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教育评价的
本书记述了五大连池市实验中学教师张云龙在五大连池市教育东风吹拂下,带领团队教师提升五大连池市高考质量,圆五大连池市人民25年清华梦的教育历程。本书系统地记录、阐释了有关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团队协作和家校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旨在唤起教师的教育激情、学子的名校情结、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梦,对高中教育工作者、高中学生家长及学子
本著作在撰写过程中依循的前提假设是:1912-1937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体现了高等教育、政府、社会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显示出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了清晰地阐述中国近代(1912-2937)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笔者把这段时期分为两个时间段:一是1912-1926年,二是1927-1937年,并把两
本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的著作,本书首先聚焦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的逻辑思辨及其与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关联性出发,对于以问题导向为中心开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可行性以及重视问题导向的PBL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其次,本书对于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因由、困境和推进思路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PBL
本书围绕《中国中长期》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对乡村高质量学前教育做出了深入的研讨,围绕乡村高质量学前教育在当前时代的定位、功能及发展任务瞄准乡村高质量学前教育新方向;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幼儿教学理论进行文本解读,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科学的指导,科学的指导加以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各级政府
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本科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而国际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实现国际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共享。为适应本科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本书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了分析。本书首先分析了本科院校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理论,然后全面分析了本科院校国际化特色应用型
中书学研— 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探究
中书学研—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