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友编著的《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湖北文学》将湖北地域文化细分为鄂西、武汉、鄂东三个亚文化圈,梳理了在这三个亚文化圈内,地域文化对身处其中的湖北新时期作家创作在作品题材、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影响。
本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以“文明湖北的构建”为主题,立足湖北,邀请了国内对湖北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围绕“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荆楚文化精神与当代文明湖北”“湖北人道德形象与文明湖北建设”“湖北总结文化与文明湖北”“文明湖北建设的成就、经验、路径和目标”等内容展开研究与撰述。既有对荆楚文化
本书从产业创新的角度观察2012年以来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着重分析四川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创新、新兴业态培育、跨行业拓展和产业集群化等创新措施。从区域振兴角度分析四川文化产业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研究四川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民族文化产业区、灾后重建文化产业区、红色文化产业区、科技文化产业区等五大区域的发展模式。
本书汇集文化部部长蔡武有关谈话、答记者问、讲话和文章的精彩内容,对文化热点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和引导,力求生动呈现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社会热点的新理念新方法。
十几亿的人口,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怎会停留在此刻?历史的车轮仍然在不断向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文化产业,一种在新时代被赋予新意义的产业形态组合,是新的国际竞争中世界各国彰显综合国力的新竞争点,正在被中国推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中国改革开放
本书主要利用“全国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既对全国及各地进行横向的景气指数进行了比较,也对全国及各地进行纵向的景气指数升降程度进行了研究。全书由总报告、综合分析与评价篇、省域城乡篇、省域城镇篇、省域乡村篇、中心城市篇组成,对我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状况进行总体的分析与评价,并对排名全国前五位的省份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书反映了2013年陕西文化领域重点行业和各个地区文化发展的情况,通过总报告、宏观视野篇、公共文化篇、行业报告篇、区域报告篇和大事记六部分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2012~2015年陕西文化产业融资供求预测及实施途径、民营博物馆文化产业探索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阐发,并针对陕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
本书运用“全国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对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港澳台除外)的文化产业供需情况进行了评估。书中基于1991~2012年增长,以扩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2012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应有空间”,认为,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不力导致了文化生产供给增长不足,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
张京成编著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创意书系》重点选取了文化消费旺盛、较早发展创意产业的北京、上海、天津等传统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为发达的南京、杭州、扬州、常州等华东地区城市;深圳和江门等改革开放的先头阵地;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重任的成都、西安、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强劲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哈尔滨和大
本书分为名家名作研究、文学的“民国机制”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与文化、四川作家研究、中国文学档案、当代学人研究、新作荐评等栏目,收录了《再论沈从文与书法文化》、《相声艺术与京味文学风格的生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