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一直是全球的热议话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联合国就于2015年提出了“教育2030议程”,对于全球的贫困问题和教育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致力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权利与义务。自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以来,中国在减贫、脱贫、精准扶贫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教育作为实现阶层跨越、摆脱贫穷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中国
这是一部关于教育扶贫思想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针对教育扶贫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分析,从学理角度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教育扶贫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从生成理路、科学内涵、重要经验、时代价值等四个部分共十个章节展开研究;具有逻辑清晰、主题分明、素材详实、方法科学等特征;对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世界范围减贫,加快推进乡
《山东与上合组织国家文化教育交流对策研究:以俄罗斯为例》:为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2021年重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山东与俄罗斯文化教育交流积极向前推进的背景下,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详细阐释上海合作组织及其文化教育交流的精髓要义,考察山东与俄罗斯文化教育交流的现状,深刻剖
本书对义务教育经费在政府间的责任分配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从经典理论出发,结合现实条件,得出高层级政府应当承担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责任。其次,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在政府间的分配,即研究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优势。再次,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义务教育财政的中央保障优势,即研
本书对计算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首先介绍了教育与教育学、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的关系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及其信息化发展、高校教学系统的计算机信息化设计、移动网络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系统改变、高校数字化智能校园的信息安全建设,最后对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本书分为教育治理理论、全球教育治理、各级各类教育治理、区域教育治理之“浙江范式”四篇,收录《新时代如何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德国教育治理的文化基础》《科学资本视角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公平》《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治理的整体性制度设计》等共14篇文章。
作者于光辉,男,1971年生,教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现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制度与管理、民办教育研究。本书着重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的涵义。课题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教育领域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涵义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二
本书构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来考察,重点探讨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中的制度环境、政策供给、政策需求状况,厘清了县域改革行动的逻辑,明确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政策缺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全书分为北京市教育督导综述、访谈录、大事记、区(县)教育督导、重要资料选编等五大部分。北京市自1986年与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同步恢复重建以来,在全国教育督导领域一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推动首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本书全面梳理了1986-2016年北京市教育督导发展历程,总结了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经验,全面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