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坛》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文联主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是中国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40年来,《论坛》与时俱进,始终关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积极参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讨论,深入持续关注民间文化前言理论话题,并就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民间文学存在论、建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话语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文化和旅游统计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从2009年起,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已连续十余年组织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通过《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分析报告》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书运用详实的统计数据,科学的统计方法,美观的统计图表,直观展现了我国2023年文化和旅游发展改
本书将汇集川观新闻采访的100位dingjian的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思想,他们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热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每一篇文章,都是对一位大家思想的采撷和呈现,彰显大家风采。希望思想的波涛澎湃奔涌,不仅展示以文化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二是质化方面从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口述史、民族志、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扎根理论等方面进行讲述;三是量化方面从问卷调查、实验、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方面进行解析;四是从微纪录片创作、短视频创作、非虚构写作、信息可视化制作、互动作品设计与制作方面进行创作方法讲解,进而让读者对非
本书精选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成果,不仅囊括了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的科研精粹,还涵盖了传统文化、中国艺术、建筑设计、红色旅游等相关内容。本书收录了16篇2021年9月至2022年底有关国家公园建设的研究成果,从国家文化公园的主题阐释、文化内涵、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这四个方面对学界研究情况进行整体评述,包括
本书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出发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系统认知文化自信的建构逻辑,在解析文化自信概念的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理论、历史及实践等层面对文化自信展开整体性研究,并进一步对我国文化自信建构的路径进行了深入阐述。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深化,上海的文化改革发展成绩斐然,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塑造奠定了重要基础。《气象峥嵘——上海文化改革发展访谈录》是一本访谈录,主要采访了1949年之后,上海第一批文化改革方面的重要亲历者,主要聚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在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
本书从计算机技术出发,专注于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现状,包括数字非遗的保护技术、传承技术、交互技术以及非遗数字传播的融合拓展等,并通过对五大洲非遗数字化现状收集,详细分析了目前各洲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播、创新与应用情况,以十五个国家代表案例展示非遗数字化的方法技术,提供了全球范围内非遗数字化
本书从语言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三个研究视角,呈现了对于传播者(供给者)、受众(消费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多维思考。语言产业研究部分按照“语言产业理论思考一业态分析一区域研究一国别研究一拓展研究一趋势研究”的逻辑思路,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核心问题与拓展思考相结合、现状研究与趋势探讨相结合,多视角、全景式地展现语言产
本书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基底,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创新进行系统论述,介绍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念、思维模式等,引导读者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详细论述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流程与不同类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具体分析了校园、旅游、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内容;介绍了多元视角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