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习指导书共三篇,包括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方法、地质教学内容及报告编写。第一篇简要介绍了福建永安区域地层、岩石类型、区域构造等,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地质剖面测量方法、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第三篇主要介绍了教学实习路线地质观察内容及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成绩评定等。书后附有附录,提供了实习区主
《阿尔卑斯国际实习教学指导书》从板块构造基本知识入手,简要介绍了板块划分、板块边界类型和造山带类型及特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总结了西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及构造分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构造带的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和深部结构进行了描述,突出了阿尔卑斯地区中—新生代的高压变质作用、大陆深俯冲和构造演化过程。《阿尔卑斯国
作为《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项目的分项目,“冷龙岭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项目主要成果为活动断层分布图及说明书。该成果可直接用于“避让”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保障重要工程和设施的地震安全;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确定、提高地震中长期预报水平和地震速报能力、对快速地确定极震区的范围及科学合理地制订应急救援
本书为中国-东盟海区及邻域地学系列图之一,比例尺为1:500万,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相关研究项目的成果。系统搜集整理了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分析陆地实测空间重力异常数据、海洋船载测量空间异常数据、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数据等进行编制,对中国-东盟海区及邻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刻画。图面设置合理,颜色搭配恰当,创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和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承担的“安徽省地质遗迹信息集成与展示”项目成果,在对全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系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安徽地质遗迹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等三大类、十一类和三十三亚类进行描述,系统阐述了典型的地质剖面,独特的构造形迹,优美的岩土体地貌、火山地貌景观,多样的古生物化石、古人类遗址和丰
本书用文学写作的笔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从地质史和陕西省区域地质构造入手,讲述了地质、地理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密切关系。全书共分为矿产与地质、生活与地质、人文与地质、旅游与地质、陕北与地质五个部分,对地质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评估》基于近50年的海平面变化观(监)测数据、近10年的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综合研判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状况事实,深入开展了海平面变化和气候事件的成因机制及预测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淹没风险、海岸带脆弱性、
本卷有选择地汇集了李曙光研究团队1987~2018年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各种变质岩(绿片岩、蓝片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和花岗片麻岩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主要学术论文。本卷汇集的论文涉及影响变质岩同位素定年的各种因素,应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揭示华北和华南陆
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课堂实习,设置了12次实习课内容,包括了地质图读图和构造地质学基本图件的编制、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应用、古板块重建的原理及应用、典型构造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等;第二篇为实验室实习,设置了5次实习,包括定向标本的处理与磨制薄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岩石有限应变测量、EBSD组构测量和构造热年代学方法及应
本书究旨在阐明加勒比海地区大开曼岛更新世地层序列对海平面升降旋回的成岩响应,查明老地层单元是否比年轻地层单元经历了更强烈的成岩改造,探讨各成岩样式能否归属于某一具体的海平面下降或上升时期。用研究的产物。全书共由8章组成,介绍了大开曼更新世地层序列中全岩基质、珊瑚、钙结壳的成岩特征,探讨了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剖析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