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展示了浙江省地质博物馆馆藏精美的宝石、矿物以及浙江特色名石。该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矿物大观,展示了矿物的自然之美。该部分中的每一块标本都为浙江省地质博物馆馆专属,并拥有唯一的馆藏编号(身份证),可以看作是一套精美的矿物写真档案。第二部分为浙江名石。该部分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浙江名石,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还
本书稿以重庆市优势和特色矿产—锶矿为主角,以“渝”里相“锶”为主线,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图片,分别从锶矿形成的独特性、诸多用途和重要性进行介绍,带领大家走进重庆锶矿的多彩世界,揭开重庆锶矿的神秘面纱。
本书主要介绍了石家庄西部山区太行山脉形成的有趣地质现象,包含嶂石岩地貌,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岩石、古生物化石,井陉测鱼境内的火山地质遗迹和西部山区形成的矿产资源以及泉水、溶洞等自然景观。全书共分6章,第1章总体介绍石家庄附近山区的地质风光;第2章主要介绍石家庄附近山区元古界和古生界出露的地层和地层对应的化石;第3章主要介
阿格里科拉的矿物观念变革
传统论文集形式的图集缺乏整体的指导思想,凸显各自的特点。传统地层介绍图集着重介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层发育的情况;区域性露头剖面的具体位置和出露地层情况;重在划分地层界限与现象的简单描述,缺乏成因探讨与沉积模式认识;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沉积模式和沉积相分析,也缺乏定量指标和技术手段。本书从地层发育状况出发,用层序地层学的观
本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野外实习的各类事项,旨在提供全面、实用的野外实习指导。通过本书学习,可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特点,将野外地质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同时提高其野外工作的能力的目的。本书共分为11章:实习概要、矿物与岩石、地层与构造、野外采样操作方法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过程中,由于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跨越三级阶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复杂的地质运动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黄河流域涵盖了三大类、十三类地质遗迹类型,本书选取其中九类典型地质遗迹进行介
“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地处藏北羌塘无人区,是古特提斯洋的重要遗迹,对深入探索青藏高原前世的古特提斯洋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书系统阐述了“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的时空分布、物质组成、地质构造特征等,并融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特提斯域大陆增生与第三极形成科
魏格纳(AlfredLotharWegener,1880-1930),德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35岁的德军上尉魏格纳奇迹般完成了《海陆的起源》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海陆的起源》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奠基之作,详细阐述了大陆漂移理论,提出古代大陆原来联合在一起,因大陆漂移而
地下地质构造三维模型的构建(简称为构造建模)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可以为深度域地震成像、岩性解释、油藏建模等提供支持,直接影响储量计算、井位部署等油气开发方案的制定。近年来,由于对复杂构造油气藏勘探的需求,构造建模作为其支撑技术已经成为了地球信息科学和地球物探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书在地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