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强对流风暴演变分析图集》以图像为线索,利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地面气象站等立体观测资料对强对流风暴的演变进行综合分析。在2015年出版的《重庆市强对流天气分析图集》基础上,进一步遴选了2011-2020年重庆地区的典型强对流天气个例,系统分析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天气系统配置、中尺度天气环境条件及卫星云图、雷达
受极端强降雨、下垫面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全球暴雨山洪灾害频发,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基于暴雨山洪形成内涵,重新定义了暴雨山洪概念,区分暴雨山洪洪水灾害、山洪水沙灾害及山洪泥石流灾害等3种主要类型,并构建了相应的暴雨山洪过程模拟方法。
热带气旋是全球发生频率高、灾害影响严重的端天气事件之一。气候变化影响下,热带气旋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出现显著变化,致灾程度已经达到的水平。本书聚焦于气候变化下热带气旋活动演变规律的观测分析、模型模拟和未来预估,旨在丰富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台风活动特性的理论认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台风路径模型,预判分析未来全球变暖条件下热带
本书详细分析了东北冷涡对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不同类型东北冷涡天气尺度特征、三维结构及其产生降水机制和特点;分析了东北冷涡背景下中尺度对流系统动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强对流的触发机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太阳辐射、地形等对冷涡强对流触发的影响,边界层结构对东北冷涡强对流爆发和维持的影响及对边界层
本书为2021年7月中国安能参加河南“7.20”抢险救援处置时形成的技术成果汇编,主要内容为依据本次抢险救援处置撰写的28篇技术论文,内容涵盖堤防水库、城市内涝、新装备应用等领域。另外,还收录了中国安能员工自2018年以来在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同类险情处置技术论文,共7篇。
天气预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气象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初始的观测数据,是气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共5章,第1章介绍了人类气象观测的发展历程,气象卫星的探测原理及技术特点;第2章阐述气象遥感的原理,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第3章介绍气象卫星组成、研制、运输、发射和在轨运行全过程;第4章讲述我国气象卫
为纪念泰山气象站综合改善和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完工,泰安市气象局组织编印了《风云前哨第一站——泰山气象站历史文化建设巡礼》画册。该画册按照泰山气象站的发展历史,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记录了泰山气象站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泰山壮美的风景及气象景观等内容。本书运用图册形式全面展示了泰山气象站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泰山气象相关
本书分为特载、综述篇、气象保障篇、基础能力篇、科技创新篇和改革发展篇,主要内容包括2021年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气象保障生命安全、气象保障生产生活、气象保障生态良好、应对气候变化、精密气象监测、精准气象预报、精细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化建设、气象科技创新、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气象改革、法治与党建、气象开放与合作等。
本书以年序辑录1723-1773年杭州晴雨录历史档案资料,主要内容为逐日气象观测记录,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向等。档案史料以表格的形式展现,保留了原始晴雨录每月一奏的形式,又增加了与原历史档案中农历对应的公历,逐年逐月逐日编排,气象观测记录清晰明了。在史料辑录前,还对杭州晴雨录的由来、实践及价值进行了客观分析,
本图集利用卫星遥感积雪数据和西藏地面积雪观测资料,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了西藏积雪覆盖、积雪覆盖日数、积雪日数、降雪日数和积雪深度等主要积雪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客观地揭示了近30年西藏积雪的基本特征和变化事实。图集还增加了1981年至2020年西藏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系列图幅,供读者了解近40年西藏气候变